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语(國語)  拼音:guó yǔ
1.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语,有别于方言。
2.本国特有的语言。如清代称满洲语为「国语」。
3.书名。春秋时左丘明撰,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事迹,自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共历五百馀年,为一分国纪事之史。也称为「春秋外传」。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國語辭典》:上声(上聲)  拼音:shǎng shēng
一种汉语调类。是低降高升调。在现代国音为第三声,注音符号用「ˇ」来表示。
《漢語大詞典》:第一声(第一聲)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阴平声。如“哀”“方”“肌”“秧”等字调为第一声。
《國語辭典》:阳平(陽平)  拼音:yáng píng
1.国音声调的第二声。声音读法由抑而扬,抑暂扬久者为阳平,如阳、前、梅、兰等字。
2.郡名。三国魏时设立,约今河北省大名县,隋代时废置。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國語辭典》:去声(去聲)  拼音:qù shēng
1.一种汉语调类。其声清而远,今为国音声调中的第四声。注音符号用「ˋ」来表示。
2.舍弃声名。《北史。卷四二。常爽传》:「是以君子鉴恃道不可以流声,故去声而怀道。」
《國語辭典》:四声(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國語辭典》:平声(平聲)  拼音:píng shēng
一种汉语调类。声调平出而没有高低的变化。今国音分化为阴平、阳平二类,即第一声、第二声。第二声注音符号用「ˊ」来表示。
《漢語大詞典》:第四声(第四聲)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去声。如“授”“璐”“宋”“套”等字调为第四声。
《漢語大詞典》:第三声(第三聲)
(1).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 巴 东 三峡 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 唐 戴叔伦 《和崔法曹建溪闻猿》:“闻道 建溪 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唐 李端 《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楚 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2).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
《漢語大詞典》:第二声(第二聲)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阳平声。如“旁”“魔”“琦”“檀”等字调为第二声。
《國語辭典》:官腔  拼音:guān qiāng
旧时官场中的门面话。现多指公职人员利用规章、手续训斥人或互相推诿责任的话。如:「这几个部门互打官腔,谁也不愿出面解决问题。」
《國語辭典》:儿化(兒化)  拼音:ér huà
一字后附「儿」字语尾,读时「儿」与前字相拼,成捲舌韵,相拼时有种种变化,称为「儿化」。如圈儿不读作ㄑㄩㄢㄦˊ而读作ㄑㄩㄚㄦ,牌儿不读作ㄆㄞㄦˊ而读作ㄆㄚˊㄦ。
《國語辭典》:辅音(輔音)  拼音:fǔ yīn
对元音而言,发音时气流受阻者称为辅音,国音字母中之ㄅ、ㄆ、ㄇ、ㄈ等均属之。也称为「声母」、「子音」。
《國語辭典》:汉语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方案)  拼音:hàn yǔ pīn yīn fāng àn
中共于西元一九五八年公布实施的一套拼写国语的字母和拼音方式。采用拉丁字母,并增声调符号、隔音符号。原拟做创制汉语拼音文字的准备条件,但实际作用主要限于标准音的教学和推广。
《國語辭典》:鼻韵母(鼻韻母)  拼音:bí yùn mǔ
鼻音收尾的韵母。如国语的ㄢ(an)、ㄣ(en)、ㄤ(ang)、ㄥ(e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