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韬辉(韜輝)
谓不显露才华。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故乃 宋伟 、 緑珠 之好声, 文君 、 慎女 之清角,尚掩面而不前,言韜辉而耻学。”
《漢語大詞典》:颖露(穎露)
(1).比喻才华显露。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明公忠节颖露,天威在颜, 耿弇 牀下之言, 朱英 无妄之论,不得过耳。”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 西蜀 赵天泽 亦以为 诸葛孔明 之儔。盖虽未试於用,亦已颖露囊中矣。”参见“ 颖脱而出 ”。
(2).突出、崭露。 清 魏源 《黄山诗》之二:“絶巔峙峭石,生成非一状。要知颖露奇,只在蟠根广。”
《國語辭典》:颖脱而出(穎脫而出)  拼音:yǐng tuō ér chū
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语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机会而崭露头角。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也作「脱颖而出」。
《国语辞典》:爆出  拼音:bào chū
突然显现、显露。如:「这件工程爆出惊人的贪渎内幕。」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呀!这是十年前的事,怎么冷灰里爆出火来那?」
《漢語大詞典》:符表
(1).外表。 汉 徐干 中论·法象:“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性情怡。”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终如其言,一无差错,必能简精钝於符表,详舒急乎声气。”
(2).显露的征兆。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是以达人研道,探颐索微,观天运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
《漢語大詞典》:槁暴
(1).枯干,晒干。晏子春秋·杂上二三:“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復嬴矣。”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2).谓特别显露。 郭沫若 《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据说这种人,样子很巍峨而不至于崩溃,性情很客气而又不那么自卑;挺立特行有棱角而不槁暴,天空海阔像瓠落而不浮夸。”
《漢語大詞典》:毕现(畢現)
全部显露;毕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也不知他是雕的还是铸的,是杏仁般大的一个弥勒佛像,鬚眉毕现的,很是可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奇谈﹞使读者如在五里雾中,百怪杂遝毕现,亦可谓恶剧矣。” 秦牧 《艺海拾贝·幻想的彩翼》:“使‘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事物纤毫毕现,作者需要幻想。”参见“ 毕见 ”。
分類:显露
《漢語大詞典》:逗露
透露,显露。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连几日,有些耐不得了,不觉口中囁嚅,逗露出两着来。”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章三一:“ 宋 人讥 韩愈 为‘倒学’,实则 李翱 此文,即已逗露此意。”
分類:透露显露
《漢語大詞典》:蹈机(蹈機)
谓处于事物的迹象和表征已显露的时候。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盖寻微以知著,原始以见终,然而闇夫蹈机不觉,何前识之至难。”
《國語辭典》:凸出  拼音:tú chū
高突出来。如:「爸爸将椅子上凸出的钉子拔掉,以免刺伤人。」
《漢語大詞典》:炫露
夸耀显露。新唐书·裴行俭传:“如 勃 ( 王勃 )等虽有才,而浮躁衒露,岂享爵禄者哉?” 宋 王禹偁 《送薛昭序》:“青衫瘦马,受代而来。囊括其文,未始衒露,何其自待之多也。” 金 王若虚 《祖唐臣愚庵序》:“善而无伐,所以为 颜 氏;圣而不居,所以为 孔子 。其与浮躁衒露,急於人知,虚而为盈,处之不疑者,岂可同日而语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毛狐:“ 马 不难其价,而必欲一亲见其人。媒恐良家子不肯衒露。”
分類:夸耀显露
《國語辭典》:斑纹(斑紋)  拼音:bān wén
杂色的花纹。如:「老虎身上有美丽的斑纹。」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敔》:「敔,所以止乐,状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龃龉,通体有红黑斑纹,趺以金漆,旁施两耳以置籈,籈以竹为之。」
《漢語大詞典》:表徵
1.揭示,表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表徵盛衰,殷鉴兴废。”
2.显露于外的征象。 叶圣陶 《倪焕之》一:“浓浓的两道眉毛稍稍蹙紧,这是他惯于多想的表征。” 沙汀 《淘金记》十七:“ 龙哥 沉默着,粗声粗气地响着鼻息。而这正是他开动脑筋的表征。”
《漢語大詞典》:显情(顯情)
显露真情。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任心无穷,不议於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於是而后为也。”
分類:显露真情
《漢語大詞典》:韫藉(韞藉)
含蓄而不显露。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二:“韞藉乃涵养重厚,不露圭角之意。故前史谓有局量,不令人窥见浅深,而风流闲雅者为韞藉。” 明 王九思 《醉花阴·寿康太史尊人长洲公》套曲:“风流韞藉,举瑶觴趋走迭。”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如曰省躬罪己,原属隐情,难使他人共睹,若是则有包含韞藉之法。”
《國語辭典》:坦露  拼音:tǎn lòu
1.敞开、裸露。如:「他坦露著上半身,在屋顶上做日光浴。」
2.透露、显露。如:「在一再的逼问之下,他终于坦露了实情。」
分類:敞开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