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7,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彗星
星见
女星
曙星
星冠
星眸
星彩
摘星
辰星
冲星
星变
星陈
星岩
星疏
中星
《國語辭典》:彗星  拼音:huì xīng
绕行恒星,主要成分为冰的小天体。太阳系中的彗星外貌和亮度随著与太阳距离发生变化,远离太阳时仅见彗核,接近太阳时因冰受热而生成彗发与彗尾。古时视彗星出现为灾祸、战争的不祥之兆。也称为「帚星」、「欃枪」、「扫星」、「扫帚星」。
《骈字类编》:星见(星见)
唐 白居易 新乐府 司天台 引古以儆今也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国语辞典》:女星  拼音:nǚ xīng
女性明星。如:「这位女星在长期的琢磨下,演技日益成熟了。」
分类:女性明星
《漢語大詞典》:曙星
拂晓之星。多指启明星。宋书·后妃传·孝武帝王皇后:“夕不见晚魄,朝不识曙星。” 唐 方干 《送婺州许录事》诗:“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 胡三省 注:“曙星,向晓之星,其光闪烁。” 与之 《论中国现在之党派与将来之政党》:“故政党者,实社会初开明之曙星,而立宪政治之先河也。”
《漢語大詞典》:星冠
道士的帽子。 唐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诗:“萧萧白髮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你﹞为甚么也丢了星冠,脱了道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道士星冠羽衣坐堂上,焚符摄妇魂。”
分類:道士帽子
《國語辭典》:星眸  拼音:xīng móu
形容美丽的眼晴如星星般光亮。唐。章孝标 诗:「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星眸与秋水争光,素脸共春桃花斗艳。」
《漢語大詞典》:星彩
星光。 唐 贾岛 《送朱兵曹回越》诗:“星彩练中见,澄江岂有泥。” 唐 杜荀鹤 《旅舍遇雨》诗:“月华星彩坐来收,狱色江声暗结愁。” 唐 吴融 《奉和御制六韵》:“日华偏照御,星彩迥分台。”
分類:星光
《国语辞典》:摘星  拼音:zhāi xīng
比喻位于高处。《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楼高可以摘星,屋小仅堪容膝。」
分类:高处
《國語辭典》:辰星  拼音:chén xīng
1.东方的星宿。《楚辞。屈原。远游》:「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也称为「房星」。
2.水星的别名。参见「水星」条。
《國語辭典》:水星  拼音:shuǐ xīng
行星名。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只比月球略大。属于类地行星,地表多陨石坑。几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极大。也称为「辰勾」、「辰星」。
《漢語大詞典》:冲星(衝星)
犹冲斗。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词条鬱雾,遥腾驾日之阴;辨鍔横霜,直上衝星之气。” 唐 李乂 《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顾日琴安在,衝星剑不留。” 明 唐顺之 《送莫子良擢第东归》诗:“衝星看剑气,逼岁换貂衣。”参见“ 衝斗 ”。
《漢語大詞典》:冲斗(衝斗)
晋 司空 张华 ,望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问之道术家 雷焕 。 焕 谓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其地当在 豫章丰城 间。因补 焕 为 丰城 令,掘地果得龙泉、太阿两宝剑。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衝斗”比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华英发。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有气还衝斗,无时会凿坏。” 唐 刘禹锡 《望赋》:“谅衝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 宋 王禹偁 《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诗:“是何 屈子 不知己,衝斗太阿教补履。”
《漢語大詞典》:星变(星變)
星象的异常变化。古时谓将有凶灾。史记·天官书论:“日变修德,月恋省刑,星变结和。”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王安礼以名位自许》:“ 神宗 以星变祗惧,许人上封事言得失。”清史稿·高宗纪一:“丁卯,以星变示儆,詔修省。”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一:“ 朱元璋 假托有星变,应杀大臣应灾。”
《漢語大詞典》:星陈(星陳)
谓如星宿之陈列有序。汉书·扬雄传上:“於是乃命羣僚,歷吉日,协灵辰,星陈而天行。” 颜师古 注:“星陈,如星之陈。” 汉 张衡 《东京赋》:“清道案列,天行星陈。”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问女童队》:“清禁深严,方搢绅之云集;仙音弹缓,忽簪珥之星陈。”
《骈字类编》:星岩(星岩)
明一统志星岩书院在肇庆府城北五里宋郡守包拯建
《骈字类编》:星疏(星疏)
唐 贯休 苦吟 河薄星疏雪月孤,松枝清气入肌肤。
《國語辭典》:中星  拼音:zhōng xīng
二十八星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轨道运转,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宿,称为「中星」。唐。韩休〈奉和圣制喜雨赋〉:「乘正阳而驭六气之辨,考中星而授四时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