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7,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星气
星海
星转
星下
黄星
狼星
星边
帝星
棂星
九星
分星
织女星
星周
星离
星凤
《國語辭典》:星气(星氣)  拼音:xīng qì
1.占星与望气的方法。《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
2.星宿与节气。用以比喻时光。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一九:「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宋。秦观〈春日杂兴〉诗一○首之一:「飘忽星气徂,青阳迫迟暮。」
《漢語大詞典》:星海
(1).星与海。汉书·郊祀志下:“四望,盖谓日月星海也。”
(2).星的海洋。多形容发光体分布得广而多。 唐 张说 《邺公园池饯韦侍郎神都留守序》:“大君垂藻,承月露之光荣;元良赐服,被星海之耀润。” 清 赵翼 《水阁看夜船灯火》诗:“灯火顿成星海沸,亭臺都在月宫浮。” 刘白羽 《果园夜话》诗:“钻井灯光飞星海,石油激浪放高歌。”
《骈字类编》:星转(星转)
唐 徐彦伯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星转银河夕,花移玉树春。
《骈字类编》:星下
南史韩怀明传母患尸疰每发辄危殆怀明夜于星下稽颡祈祷时寒甚切忽闻香气空中有人曰童子母须臾永差无劳自苦未晓而母平复乡里以此异之
《漢語大詞典》:黄星
黄色的星。古代认为是祥瑞之兆。 隋 李播《天象赋》:“嘉大 舜 之登禪,耀黄星而靡锋。”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 轩辕 ﹞以戊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也。时有黄星之祥。”宋史·礼志十一:“黄星应运, 曹丕 扬 魏祖 之功。”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黄星腾瑞靄,朱草茁休禎。”
《漢語大詞典》:狼星
星名。史记·天官书:“其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 唐 杜牧 《贺平党项表》:“箕宿禡牙,狼星敛角,戌日祷马,太白扬眉。” 清 方文 《梦剑行》:“一自狼星射天府,中原处处闻鞞鼓。”
分類:星名
《骈字类编》:星边(星边)
唐 方干 题仙岩瀑布呈陈明府 谢公岩上冲云去,织女星边落地迟。
《國語辭典》:帝星  拼音:dì xīng
代表皇帝的本命星。道家以为每个人都有所属的本命星,如其陨落,则表示此人将亡,道士即以观星象而预知天下大事。《三国演义》第八○回:「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星隐匿不明。」
《漢語大詞典》:棂星(櫺星)
指 櫺星门 。 元 陶安 《孔庙赋》:“啟 櫺星 於黄道,栖列宿於朱閽。” 清 心青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立教》:“里边是,苍蘚满阶寻曲径,外边是, 櫺星 高矗稳深龕。”参见“ 櫺星门 ”。
《國語辭典》:棂星门(櫺星門)  拼音:líng xīng mén
宋仁宗置灵星门祭天,后移用于孔庙,因门形如窗棂,乃改称为「棂星门」。
《漢語大詞典》:九星
(1).指四方及五星。逸周书·小开武:“三极:一维天九星,二维地九州,三维人四左。” 孔晁 注:“九星,四方及五星也。”
(2).指星、辰、日、月、四时、岁。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九星仰止。” 李善 注:“周书:王曰:‘余不知九星之光。’ 周公旦 曰:‘九星,星、辰、日、月、四时、岁,是谓九星。’”
(3).指 天蓬 天内 等九星。《素问·天元纪大论》:“九星悬朗。” 王冰 注:“九星,谓 天蓬 、 天内 、 天衝 、 天辅 、 天禽 、 天心 、 天任 、 天柱 、 天英 。”
(4).冠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九星、灵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漢語大詞典》:分星
与地上分野相对应的星次。周礼·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陆德明 释文:“分,扶问反。”汉书·地理志:“而保章氏掌天文,以星土辩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视吉凶。”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同调相怜》:“且是那 太原 呵,祥光绕,紫气昭,分星耀,个中定有连城寳。”
《國語辭典》:织女星(織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名。属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隔银河与牵牛星相对。也称为「天女」、「天孙」、「织女」。
《國語辭典》:织女(織女)  拼音:zhī nǚ
1.从事纺织的女子。三国吴。杨泉〈织机赋〉:「织女扬翚,美乎如芒,丽姿研雅,动有令光。」
2.中国古代传说是天帝的女儿。汉代传说与牵牛郎为夫妇,婚后废织,被天帝分隔于银河两岸,遥遥相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方能相会。也称为「天女」。
3.星官名。由三颗星组成,属牛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也。王者至孝,神祇咸喜,则织女星俱明,天下和平。大星怒角,布帛贵。」文中所指大星,为织女三星中最亮的一颗星,即俗称的织女星。参见「织女星」条。
《漢語大詞典》:星周
星辰视运动历一周天为一星周,即一年。 宋 张元干 《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词:“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
《漢語大詞典》:星离(星離)
(1).如天星布散。形容众多。文选·郭璞〈江赋〉:“雹布餘粮,星离沙镜。” 李善 注:“雹布星离,言众多也。”南齐书·王融传:“璯弁星离,玉帛云聚。” 唐 韦应物 《寇季膺古刀歌》:“求之时代不可知,千痕万穴如星离。”
(2).如天星布散。形容分散。晋书·殷仲堪传:“骨肉星离,荼毒终年。” 唐 李白 《上崔相百忧章》诗:“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漢語大詞典》:星凤(星鳳)
景星和凤凰。喻罕见珍奇或珍奇之物。 元 蒲道源 《偶记少时小年能缀文》诗:“稚齿为星凤,清姿秀玉冰。” 明 杨慎 《祭岳母黄太夫人文》:“家声为环海之星凤,物望世中朝之人龙。” 清 姚际恒 《好古堂家藏书画记》卷上:“ 唐 人画在今日,希如星凤,允称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