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昆虫(昆蟲)  拼音:kūn chóng
虫类的总称。《荀子。富国》:「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
分類:昆虫虫类
《国语辞典》:寄生昆虫(寄生昆虫)  拼音:jì shēng kūn chóng
以小形动物或其他昆虫为寄主的昆虫。可分为外寄生和内寄生。内寄生昆虫,可有力的控制害虫的生长,在生物防治上的功效,几乎超过捕食昆虫之上。
《国语辞典》:昆虫纲(昆虫纲)  拼音:kūn chóng gāng
节肢动物门的一纲。身体由头、胸、腹等三部组成。头部有触角,胸部有足三对。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
《分类字锦》:昆虫闭户(昆虫闭户)
左传闭蛰而烝注建亥之月昆虫闭户
分类:
《國語辭典》:昆虫学(昆蟲學)  拼音:kūn chóng xué
研究昆虫的形态、构造、分类、繁殖及生态的科学。
《國語辭典》:草虫(草蟲)  拼音:cǎo chóng
1.泛称栖息草间的虫类。南朝宋。鲍照〈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
2.草螽的别名。参见「草螽」条。《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3.《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一说此为妇人怀念征夫之诗。首章二句为:「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4.以花草和虫类为题材的国画。
《國語辭典》:草螽  拼音:cǎo zhōng
动物名。节肢动物昆虫纲直翅目。体长二寸许,绿色,头与触角甚长。捕食害虫,有益于农业。因鸣声如织机,也称为「纺织娘」、「织布娘」、「草虫」。
《國語辭典》:蠕动(蠕動)  拼音:ruǎn dòng
1.虫类缓慢移动。《淮南子。本经》:「蠉飞蠕动,莫不仰德而生。」《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元元万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跂行、喙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2.消化管或其他管状器官,藉纵及环肌纤维的协调,使其内容物向前推进的蠕虫样运动。
《國語辭典》:蝗虫(蝗蟲)  拼音:huáng chóng
1.动物名。直翅目昆虫。分布于热带与温带,尤以温带草原最多。种类甚繁,约有五千种。大多数为绿色或棕色,躯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一对复眼,三只单眼,一对触角及一个咀嚼用的口器,腹部第一节两侧有听觉器官。依生活习性可分为孤独性与群居性两种。成群的飞蝗集体迁移时,常遮天蔽日,且大量啃噬农作物。古称为「阜螽」。也称为「蚱蜢」。
2.比喻食量极大的人。如:「他真像可怕的蝗虫,竟把冰箱里的食物一扫而空!」
《國語辭典》:蚊子  拼音:wén zi
动物名。双翅目蚊科。形体细长,胸部有一对翅膀和三对细长的脚。雄蚊主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则多数以人畜的血液为食。卵产于水面,孵化为水生幼虫孑孓。能传染黄热病、疟疾、丝虫病和登革热。也称为「白鸟」、「豹脚」、「蚊虫」。
《漢語大詞典》:蚊子船
即小炮艇。船身极小,故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日》:“西国巡海快船而外,另有砲船一类,其大者亦能行远;小者专以往来浅水,扼守口隘, 英国 号曰蚊子船。”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水师》:“蚊子船者,助守砲臺及海口之船,状其渺小而名也,船仅十五六丈,吃水仅六七尺。”
《國語辭典》:蛾子  拼音:é zi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类。腹部短而粗,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形体与蝶类相似而较肥大。
《漢語大詞典》:昆蚑
犹昆虫。蚑,爬行。文选·张协〈七命〉:“于时昆蚑感惠,无思不扰。” 李善 注:“《説文》云:蚑,行也。凡生之类,行皆蚑也。” 唐 韦承庆 《直中书省》诗:“昆蚑皆含养,駑駘亦驱驰。”
分類:昆虫爬行
《漢語大詞典》:麦蛾(麥蛾)
昆虫。成虫淡黄色,翅膀窄而尖,后缘有一排长毛;幼虫乳白色,生活在谷粒内,危害稻谷、麦、玉米等。 宋 道潜 《东园》诗:“斜照明明射竹篱,桑阴翳翳麦蛾飞。”
《國語辭典》:跳蚤  拼音:tiào zǎo
动物名。昆虫纲微翅目。体形很小,暗褐色,后腿长而有力,善跳跃。多寄生在哺乳动物或禽鸟身上,吸吮血液为生。
《漢語大詞典》:蜎蠖
泛指昆虫。亦喻微小的事物。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叙》:“精极蜎蠖不为奥,博周伦物不为末。”
分類:昆虫微小
《漢語大詞典》:跳虫(跳蟲)
(1).戏剧中角色的名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凡花部脚色,以旦丑跳虫为重,武小生大花面次之……跳虫又丑中最贵者也。”
(2).昆虫。身体很小,细长或圆形,无翅,有细毛,触角粗短,脚短,腹部第四节有跳跃的器官。多生在水边或湿地,吃腐烂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