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苍旻(蒼旻)
苍天。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苍旻遐缅,人事无已。” 宋 苏轼 《和王斿》之一:“白髮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九:“鸿鵠初高举,千里苍旻开。”
分類:苍天
《漢語大詞典》:秋旻
秋季的天空。 唐 李白 《古风》之一:“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唐 韩愈 《送惠师》诗:“发跡入 四明 ,梯空上秋旻。” 明 李东阳 《见南轩赋》:“倚秋旻而长啸,惊落叶之方短。” 清 吴廷桢 《观潮》诗:“层层驾浪薄秋旻,凉波如沸鱼龙泣。” 程善之 《和孟硕狱中诗》:“漫向秋旻寄怨思,照人依旧是鬚眉。”
分類:
《漢語大詞典》:高旻
(1).高天。 晋 陶潜 《自祭文》:“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驿涂中见寄》诗:“哀鸿鸣清耳,宿雾褰高旻。”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张四明西同舟纪别》诗之四:“ 闽 地多峻岭,森秀凌高旻。”
(2).指皇帝。 清 钮琇 觚賸·献诗保寨:“大开藩卫制方面,期以忠义酬高旻。”
分類:高天帝王
《漢語大詞典》:穹旻
犹穹苍。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亿兆何衅,穹旻遽倾。” 吴兆宜 笺注:“《尔雅》:穹苍,苍天也。又:秋为旻天。”《隋书·音乐志上》:“朱光启耀,兆发穹旻。” 宋 王禹偁 《和杨遂贺雨》:“稚老无所诉,嗷嗷望穹旻。”
分類:穹苍
《國語辭典》:旻天  拼音:mín tiān
1.秋天。《尔雅。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
2.泛指天。《书经。多士》:「尔殷遗多士,弗手旻天,大降丧于殷。」《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憖遗一老。』」
《漢語大詞典》:青旻
青天。 明 袁宗道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诗:“瑶岛分明连絳闕,玉龙夭矫贴青旻。” 清 顾炎武 《元日》诗:“愿言御六师,一扫开青旻。” 清 吴伟业 《游石公山诸胜》诗:“突兀撑青旻,插地屏障列。”
分類:青天
《漢語大詞典》:九旻
(1).犹九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树石九旻,泥金八幽。” 明 刘基 《杂诗》:“海鲸乘扶摇,激水腾九旻。”参见“ 九天 ”。
(2).指秋天。 唐 韩鄂 《岁华纪丽·重阳》:“重阳佳辰,九旻暮月。”
分類:秋天九天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辞。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2.天之极高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宫禁。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宫词三○首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骈字类编》:上旻
宋史乐志将整仙驭言还上旻上王微黄连赞缙云昔御飞跸旻
《漢語大詞典》:旻穹
苍天。隶释·汉繁阳令杨君碑:“旻穹不惠,年五十一。”
分類:苍天
《漢語大詞典》:火旻
秋天;秋日的天空。《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李善 注:“火,大火也。《毛诗》曰:‘七月流火。’《尔雅》曰:‘秋为旻天。’” 唐 刘禹锡 《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诗:“鷙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落日照 金陵 ,火旻生秋凉。”
分類:秋天
《漢語大詞典》:旻苍(旻蒼)
苍天,上苍。 明 吾邱瑞《运甓记·翦逆闻丧》:“不能勾身生两翅飞乡邑,只落得泪晕双眸泣旻苍。”
分類:苍天上苍
《漢語大詞典》:清旻
指天。 明 徐复祚《投梭记·闺叙》:“痛朝廷冠裳倒紊,妖氛遶浊乱清旻。”
分類:
《國語辭典》:小旻  拼音:xiǎo mín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小旻,大夫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国语辞典》:召旻  拼音:zhào mín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七章。根据〈诗序〉:「召旻,凡伯刺幽王大坏也。」或亦指刺幽王任用小人以致饥馑侵削之诗。首章二句为:「旻天疾威,天笃降丧。」
《漢語大詞典》:碧旻
青天。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凿通浩渺,擘断嶙峋,然后惣注沧海,争磨碧旻。”
分類: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