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识时达务(識時達務)  拼音:shì shí dá wù
认清时代潮流、局势的变化。《红楼梦》第九九回:「他不多几年已巴到极顶的分儿,也只为识时达务,能够上和下睦罢了。」
《國語辭典》:审时度势(審時度勢)  拼音:shěn shí duò shì
详细考量时局情势的发展变化。《隋唐演义》第七八回:「大凡士人出处,不可苟且,须审时度势,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也作「审时定势」。
《漢語大詞典》:顺时而动(順時而動)
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后因以“顺时而动”谓顺应时势而行动。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漢語大詞典》:顺时施宜(順時施宜)
顺应不同时势而灵活地采取相应措施。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
《漢語大詞典》:顺时随俗(順時隨俗)
顺应时势,随从习俗。陈书·姚察传:“时硕学名儒,朝端在位者,咸希上旨,竝即注同。 察 乃博引经籍,独违羣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國語辭典》:顺风旗(順風旗)  拼音:shùn fēng qí
比喻顺著有利情势的投机行为。如:「他为人狡滑,善扯顺风旗。」
《漢語大詞典》:揆时度势(揆時度勢)
审度时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自鸦片烟之议兴, 林则徐 不能揆时度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然振厉戎行,足以制伏夷人。” 清 冯桂芬 《江苏减赋记》:“欲求一贤督抚言之,而揆时度势,不可轻动,故迟之。”
分類:审度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