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遵时(遵時)
谓顺应时势。 明 梅膺祚 字汇·首卷:“遵时:近世事繁,字趋便捷,徒拘乎古,恐戾於今,又以今时所尚者酌而用之。”
《漢語大詞典》:风鹏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风鹏”比喻得时势有作为的人。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 唐 李群玉 《赠方处士兼以写别》诗:“才力似风鹏,谁能算升斗。”
《國語辭典》:辅时(輔時)  拼音:fǔ shí
符合时代潮流。《管子。霸言》:「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唐。尹知章。注:「圣人能因时来,辅成其事。」唐。柳宗元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然则辅时及物之道,不可陈于今,则宜垂于后。」
《漢語大詞典》:迎时(迎時)
迎合时势。 清 李清 三垣笔记卷中:“ 孙廷尉 晋 先在言路,以声气自雄,然为人圆巧,善於迎时。”亦指趋时,时髦。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诗:“状元举子弹去了冠上的尘土,旧的灵魂装饰成迎时的幌子。”
《漢語大詞典》:审时(審時)
(1).详察时令。 南朝 梁 沈约 《谢赐新历表》:“窃惟观斗辨日,驭生为本,审时分地,稼政莫先。”
(2).分析时势。参见“ 审时度势 ”。
《國語辭典》:审时度势(審時度勢)  拼音:shěn shí duò shì
详细考量时局情势的发展变化。《隋唐演义》第七八回:「大凡士人出处,不可苟且,须审时度势,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也作「审时定势」。
《漢語大詞典》:合权(合權)
顺应时势;善于权变。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从众而合权也。” 唐 刘禹锡 《题淳于髡墓》诗:“寓言本多兴,放意能合权。”
《漢語大詞典》:傅时(傅時)
趋附时势。新唐书·姚崇传:“及 德裕 为 令狐綯 等譖逐,擿索支党,无敢通劳问;既居海上,家无资,病无汤剂, 勗 ( 姚勗 )数馈餉候问,不傅时为厚薄。”
分類:趋附时势
《漢語大詞典》:昧机(昧機)
指不明时势的人。 唐 韦应物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
《漢語大詞典》:便宜事
谓合乎时势要求的事宜或根据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 错 受尚书 伏生 所。还,因上便宜事,以称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有便宜事,密疏以闻。”
谓不花代价或花很少的代价而得到的好处。如: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
《漢語大詞典》:料世
揣度时势。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侥求之徒,昧乎可欲,集不择木,仕不料世。”
分類:揣度时势
《漢語大詞典》:渊涌(淵涌)
渊水腾涌。比喻时势动乱。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夫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
《漢語大詞典》:严顺(嚴順)
谓操守端谨而又能随顺时势。管子·四时:“其德忧哀,静正严顺。” 尹知章 注:“严顺,谓德虽严,然顺时而为之也。”
《漢語大詞典》:以权达变(以權達變)
用灵活的态度去适应变化发展的时势。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不知时之所尚,势之所趋,终贵因事制宜,以权达变。”
《國語辭典》:应天顺时(應天順時)  拼音:yìng tiān shùn shí
顺应天命和时势。多用为帝王创业嗣统的美词。《晋书。卷六。元帝纪》:「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漢語大詞典》:遭时定制(遭時定制)
谓因时势而规定法制。后汉书·崔駰传:“故圣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设。” 李贤 注:“遭遇其时而定法制,不循於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