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时制(時制)
(1).指时节和制度。诗·鄘风·定之方中序:“ 文公 徙居 楚丘 ,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 孔颖达 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
(2).指当时的制度。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 郑 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
(3).时令;季节。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俞樾 《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 韦 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
(4).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 孙希旦 集解:“岁制者,谓送死之具,於每岁有所制也;时制,於每时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弥备;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后以“时制”借指七十岁。周书·儒林传·沈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5).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古文公式:“但 汪氏 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时制。”
《國語辭典》:因时制宜(因時制宜)  拼音:yīn shí zhì yí
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合宜的措施应对。《周书。卷二四。卢辩传》:「自魏末离乱,孝武西迁,朝章礼度湮坠咸尽。辩因时制宜,皆合轨度。」《文明小史》第一回:「除了几处通商口岸,稍能因时制宜,其馀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捍格不通呢?」
《漢語大詞典》:遭时制宜(遭時制宜)
犹言因时制宜。隋书·经籍志一:“遭时制宜,质文迭用,应之以通变,通变之以中庸。”
分類:因时制宜
《分类字锦》:遭时制都(遭时制都)
后汉书杜笃传昔盘庚去奢行俭于亳成周之隆乃即中洛遭时制都不常厥邑
分类:都邑
《國語辭典》:随时制宜(隨時制宜)  拼音:suí shí zhì yí
作事善于变通,不拘常法。《晋书。卷八九。忠义传。周崎传》:「州将使求援于外,本无定指,随时制宜耳。」
《国语辞典》:八小时制(八小时制)  拼音:bā xiǎo shí zhì
工人每天工作时间仅八小时的制度。若工作时间超过八小时,则资方必须补付工资。西元一八八六年由美国首先提出,欧战后,经华盛顿会议决定采用。
《漢語大詞典》:权时制宜(權時制宜)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汉 王充 论衡·答佞:“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挠。权变所设,前后异操;事有所应,左右异语。”
《漢語大詞典》:古镜(古鏡)
古时制作的铜镜。 唐 王度 《古镜记》:“ 隋 汾阴 侯生 ,天下奇士也。 王度 常以师礼事之。临终,赠 度 以古镜。”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洗炼》:“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古钟鼎彝器辨》:“ 范文正公 家有古镜,背具十二时,如博棊子。每至此时,则博棊中明如月,循环不休。”
分類:时制铜镜
《漢語大詞典》:小槽
(1).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 唐 李贺 《将进酒》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宋 辛弃疾 《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词:“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 元 盍西村《小桃红·临川八景·西园秋暮》曲:“小槽细酒,锦堂晴昼,拚却再扶头。”
(2).指酿酒。 宋 陆游 《自适》“家酿倾醇碧,园蔬摘矮黄”自注:“小槽用緑豆麯。矮黄, 吴 中菜名。”
(3).琵琶一类乐器上架弦的格子。亦代指琵琶。 宋 惠洪 《临川康乐亭碾茶观女优拨琵琶》诗:“小槽横捧梳妆薄,緑罗綰带仍斜搭;十指纤纤葱乍剥,紫燕飞翻初弄拨。” 宋 郑獬 《好事近·初春》词:“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
《國語辭典》:权制(權制)  拼音:quán zhì
1.统御天下的权力。《商君书。修权》:「权制独断于君则威,民信其赏,则事功成。」
2.权宜的法制。《文选。扬雄。解嘲》:「圣汉权制,而萧何造律,宜也。」
3.威权与法制。《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
《國語辭典》:筵席  拼音:yán xí
1.铺在地上的坐具。《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
2.酒馔。《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当日杀牛宰马,大张筵席。」
《漢語大詞典》:作部
古时制作兵器的部门。 三国 蜀 诸葛亮 《作刚铠教》:“勅作部皆作五折刚鎧、十折矛以给之。”南史·沈庆之传:“ 荆州 作部岁送数千人仗, 攸之 割留之,簿上云‘供讨四山 蛮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 雍州 刺史 晋安王 子懋 ,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
《漢語大詞典》:瓦溜
旧时制砂糖用的一种陶器。利用糖膏自身重力来分离糖蜜,取得砂糖。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白糖:“﹝蔗汁﹞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漢語大詞典》:甲坊
(1).古时制造铠甲的作坊。北史·王峻传:“詔决鞭一百,除名配甲坊,蠲其家口。”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帝怒,於是 裴 ( 卢裴 ) 庶 ( 李庶 )及尚书郎中 王松年 皆坐谤史,鞭二百,配甲坊。” 胡三省 注:“甲坊,造甲之所。”续文献通考·兵十四:“﹝ 辽圣宗 统和 ﹞四年三月,詔 平州 节度使 达里库 甲鎧闕,取於 显州 之甲坊。”
(2).指甲坊署。新唐书·百官志三:“总署二:一曰弩坊,二曰甲坊。主簿一人,正八品下;録事一人,从九品下。”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泰和 四年復併甲坊、利器两署为军器署。”
《漢語大詞典》:幼钱(幼錢)
钱名。 西汉 末 王莽 时制。汉书·食货志下:“ 莽 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銖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小钱径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钱直一’。次七分,三銖,曰‘幺钱一十’。次八分,五銖,曰‘幼钱二十’。”
分類:王莽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