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4,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圣体
天罚
蛮人
清俸
粤江
西蕃
东绢
偏旁
五桂
学堂
日表
小娘
破瓜
厮役
电火
《漢語大詞典》:圣体(聖體)
(1).旧称皇帝身体。亦借指皇帝。汉书·王嘉传:“今圣体久不平,此臣 嘉 所内惧也。”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南闚北户,西巡王城,翱翔万域,圣体浮轻。”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御紫宸殿受朝贺表》:“昨者圣体不安,纔经累日,穆卜罔害,勿药有瘳,此所以表北极之长尊,配 南山 而永固者也。”《宣和遗事》后集:“ 汪佰彦 、 黄潜善 从容言於上曰:‘上皇之子三十人,今所在者惟圣体耳。’”
(2).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eucharist。意为“感谢祭”。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传说 耶稣 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门徒们领食。至今教徒们以在弥撒时领食面饼和葡萄酒为圣事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各派改称圣餐。
(3).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host。意为“牺牲”。天主教称弥撒时经神父祝圣后由教徒领食的面饼。
《國語辭典》:天罚(天罰)  拼音:tiān fá
1.老天诛罚有罪的人。《国语。晋语五》:「晋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三国演义》第八○回:「嗣武二祖,躬行天罚。」
2.父母之丧。晋。陶渊明〈祭程氏妹文〉:「昔在江陵,重罹天罚。」
《國語辭典》:蛮人(蠻人)  拼音:mán rén
1.南方的少数民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王利器。集解:「『蛮』为当时居住河南境内之少数民族。」
2.野蛮人。如:「你怎么像蛮人一样,蛮不讲理。」
《漢語大詞典》:清俸
旧称官吏的薪金。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恁时节,奉还一年清俸。”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金华 贫家多溺女。 阮文达 抚 浙 时,捐清俸若干。”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官积清俸,民蓄辛貲,存欵生息,断无他虑。”
《國語辭典》:粤江(粵江)  拼音:yuè jiāng
珠江的别名。参见「珠江」条。
分類:珠江旧称
《漢語大詞典》:西蕃
(1).特指 吐蕃 。 唐 高适 《贺哥舒大夫破九曲》诗:“遥传副丞相,昨日破 西蕃 。”
(2).亦作“ 西藩 ”、“ 西番 ”。我国古代对 西域 一带及西部边境地区的泛称。晋书·桓伊传:“臣过蒙殊宠,受任西藩。”南齐书·周盘龙传:“师不淹晨,西蕃剋定。”北史·西域传序:“ 煬帝 时,乃遣侍御史 韦节 、司隶从事 杜行满 使於西藩诸国。”明史·西域传二·西番诸卫:“西番即西 羌 ,族种最多,自 陕西 歷 四川 、 云南 西徼外皆是。”
(3).指 印度 。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杀青:“ 西蕃 用贝树造成纸叶, 中华 又疑以贝叶书经典。”
(4).旧时对西洋人的泛称。
(5).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的旧称。
《漢語大詞典》:东绢(東絹)
旧称 四川省 盐亭县 产的鹅溪绢。多用于绘画。 唐 杜甫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韦侯 韦侯 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宋 黄庭坚 《次前韵谢与迪惠所作竹五幅》:“我有好东绢,晴明要会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东绢:“ 蜀 盐亭县 有 鹅溪 ,县出绢,谓之鹅溪绢,亦名东绢。 子美 诗‘我有一疋好东绢’是也。”
《國語辭典》:偏旁  拼音:piān páng
偏,汉字合体字的左方;旁,汉字合体字的右方。「偏旁」泛指汉字合体字的上下左右任一部分。如:「松和岗的偏旁分别是木和山。」
《漢語大詞典》:五桂
旧称进士登第为折桂。五桂,对亲族五人相继登科的美称。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五桂:“ 范致君 、 致明 、 致虚 、 致祥 、 致厚 ,相继登第,有 五桂堂 。” 宋 窦禹钧 之子 仪 俨 侃 偁 僖 ,皆相继登科, 冯道 尝赠诗美之云:“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见宋史·窦仪传。 元 曹之谦 《赵吉甫种德园》诗:“从今不羡 燕山 竇 ,五桂联芳老一椿。”
《國語辭典》:学堂(學堂)  拼音:xué táng
1.古代学生受教育的场所,相当于现今的学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罗家把女儿寄在学堂中读书。」《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母亲做些针指,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
2.术数用语。命相家用来指面部近耳门的地方。《新唐书。卷二○四。方技传。袁天纲传》:「学堂莹夷,眉过目,故文章振天下。」
《國語辭典》:日表  拼音:rì biǎo
1.在日月之外。比喻极远的地方。《宋书。卷二九。符瑞志下》:「日表地外,改服请教。」
2.日影。《续汉书志。第一。律历志上》:「以比日表,以管万事。」
3.帝王的仪表。《宋史。卷一四一。乐志十六》:「仰瞻日表映朱纮,环佩更锵鸣。」
《國語辭典》:小娘  拼音:xiǎo niáng
1.妓女。《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做小娘的,原无从良之意,或因官司逼迫,或因强横欺瞒,又或因债负太多,将来赔不起,彆口气,不论好歹,得嫁便嫁。」
2.小老婆。如:「他虽然是小娘生的,还是一样有财产继承权的。」
《國語辭典》:破瓜  拼音:pò guā
1.比喻女子十六岁。因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二八一十六,故当时人以「破瓜」表示女子芳龄。《乐府诗集。卷四五。清商曲辞二。宋。汝南王。碧玉歌三首之一》:「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正当它破瓜初,二八芳年。」
2.女子初次与人性交。《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
《國語辭典》:厮役(廝役)  拼音:sī yì
供使役的人。《汉书。卷三二。张耳陈馀传。赞曰》:「张耳、陈馀,世所称贤,其宾客厮役皆天下俊桀。」
《漢語大詞典》:电火(電火)
(1).电闪。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商飈猎草,电火驱霜。” 元 许衡 《和吴行甫雨雹韵》:“半空光冷掣电火,平地声走雷轰车。” 清 孙枝蔚 《七夕吴宾贤同舟泊海陵》诗:“看星嗔电火,驱暑得风凉。”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群以头颅碰山麓岩壁,雷鸣电火四起。”
(2).旧称电灯光。《廿载繁华梦》第三二回:“但见自大厅及后堂,直至花园的洋楼,都是燃着电火,如同白昼。” 沈昌直 《丙辰立夏前五日赴锡》诗:“笑指旧居处,电火明树间。” 林建征 《莺海歌》:“新年的夜晚,勘测队部亮起闪烁的电火,队员们换上崭新的衣裳,大家要尽情欢度这祝贺的晚会。”
(3).放电时所发出的火花。 碧野 《擎电放光的人们》:“作为一个征服‘电老虎’的女电工,要勇敢,要冒着强光四射的电花,猛一伸手,一把抓住放电的母线,电流通过均压衣,电火就立即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