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南犬吠雪
 
太吠千家白
 
蜀南吠犬
 
蜀犬惊日
 
惊日雪


《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柳宗元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583~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典故
九轮烛照
  
射九乌留白日
 
射日弓
 
羿落九乌

相关人物
后羿


《楚辞补注》卷三〈天问〉~96~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东汉·王逸注:「《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254~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东汉·高诱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

例句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李白 古朗月行

切玉剑,射日弓。 李贺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 李贺 日出行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九日落
 
九乌落
 
尧射十日
 
夏羿弓
 
射日落
 
弯弓射乌
 
羿中九乌
 
羿射九日
 
羿弓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254~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简释

九日落:喻为民除害,或喻勇猛。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典故
一醉三年
 
一醉千日醒
 
中山千日
 
中山春
 
中山曲米春
  
中山醉
 
千日卧
  
千日醉
   
玄石葬荒丘
 
玄石饮
 
酒沽千日
 
醉一千日
 
醉日论千
 
醉酒一千日

相关人物
刘玄石


《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十五〈饮食部三·酒下〉~3907~2~
晋·张华《博物志》:「刘玄石曾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至家大醉,其家不知,以为死,葬之。后酒家计向千日,往视之,云巳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博物志》卷十〈杂说下〉~
昔刘玄石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向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搜神记》卷十九~49~
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时有州人,姓刘,名玄石,好饮酒,往求之。希曰:「我酒发来未定,不敢饮君。」石曰:「纵未熟,且与一杯,得否?」希闻此语,不免饮之。复索,曰:「美哉!可更与之。」希曰:「且归。别日当来。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别,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经三年,希曰:「玄石必应酒醒,宜往问之。」既往石家,语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来,服以阕矣。」希惊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凿冢,破棺,看之。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开目,张口,引声而言曰:「快者醉我也!」因问希曰:「尔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许?」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气冲入鼻中,亦各醉卧三月。

简释

千日酒:喻美酒。或喻忘怀世俗。唐韩偓《江岸闲步》:“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例句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刘希夷 故园置酒

愿逢千日醉,得逭百年愁。 刘绮庄 置酒

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 孟郊 暮秋感思

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张昌宗 少年行

中山如有酒,敢借千金价。 晁采 子夜歌十八首

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李峤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李端 杂歌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杜甫 垂白

高兴不辞千日醉,随君走马向新丰。 武元衡 酬王十八见招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春园

青布旗誇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 韩偓 江岸闲步

无复中山赏,空吟吴会篇。 骆宾王 咏云酒

典故
旧盟如日


《毛诗正义》卷四之一〈国风·王风·大车〉~53~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汉·郑玄笺:「我言之信,如白日也。」
典故
开元盛日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忆昔二首〉
〈忆昔二首〉其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苍廪俱丰实【公私苍廪俱富实】【公私苍廪俱盈实】。九州道路无豺虎【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洒血江汉长衰疾】【洒泪江汉身衰疾】【洒泪江汉长衰疾】。」
典故
来日苦无多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案:李程也。元和十五年。自袁州诏拜国子祭酒。行次盆城作。】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案:去声。】江水。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君须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公其务贳【案:音世。】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典故
两绶

相关人物
金日磾


《汉书》卷六十八《金日磾传》
「日磾两子,赏、建,俱侍中,与昭帝略同年,共卧起。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及赏嗣侯,佩两绶,上谓霍将军曰:『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霍光对曰:『赏自嗣父为侯耳。」上笑曰:『侯不在我与将军乎?』光曰:『先帝之约,有功乃得封侯。』时年俱八九岁。」

例句

两绶藏不见,落花何处期。 杜牧 少年行

典故
两丸日月
 
心兵语阱
 
日月跳丸
 
跳丸日月
 
跳丸乌兔
 
霜风入梧桐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六〈秋怀诗十一首〉
〈秋怀诗十一首〉其九:「霜风侵梧桐,众叶著树乾。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谓是夜气灭,望舒霣其团。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惊起出户视,倚楹久汍澜。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迷复不计远,为君驻尘鞍。」
典故 
六螭
 
六龙回日
 
六龙辔
 
六龙驾日


《太平御览》卷三〈天部三·日上〉~45~
《淮南子》:「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淮南子·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09~
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 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例句

六龙飞辔长相窘,更忍乘危自着鞭。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歌罢两凄恻,六龙忽蹉跎。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六龙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颜忽落地。 杜甫 晚晴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皎然 效古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胡曾 夷门

六龙日驭天行健,神母呈图地道光。 鲍溶 忆郊天

典故 
日下鸣鹤
 
陆士龙
 
陆云
 
云间士龙
 
云间陆士龙
 
云间陆生

相关人物
荀隐
 
陆云

参考典故
二陆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排调〉~789~
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閒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布尔矢?」荀答曰:「本谓云龙骙骙,定是山鹿野麋。兽弱弩彊,是以发迟。」张乃抚掌大笑。

简释

云间陆士龙:指有才华者。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西湖席上》:“将辞邺下刘公斡,却见云间陆士龙。”


例句

日下徒推鹤,天涯正对萤。 李商隐 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陆机始拟夸文赋,不觉云间有士龙。 李商隐 赠孙绮新及第

早闻陆士龙,矫掌跨山川。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笋石清琤入紫烟,陆云题处是前年。 李郢 小石上见亡友题处

云间陆生美且奇,银章朱绶映金羁。 钱起 送河南陆少府

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韩翃 宴杨驸马山池

典故
孟尝搀一日

相关人物
孟尝君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235~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宣王二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宣王七年,田婴使于韩、魏,韩、魏服于齐。婴与韩昭侯、魏惠王会齐宣王东阿南,盟而去。明年,复与梁惠王会甄。是岁,梁惠王卒。宣王九年,田婴相齐。齐宣王与魏襄王会徐州而相王也。楚威王闻之,怒田婴。明年,楚伐败齐师于徐州,而使人逐田婴。田婴使张丑说楚威王,威王乃止。田婴相齐十一年,宣王卒,湣王即位。即位三年,而封田婴于薛。初,田婴有子四十馀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久之,文承閒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裋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馀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驩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苏轼诗集·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轮君一百筹。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典故
相关人物
程昱(字仲德)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昱传》
「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及兖州反,赖昱得完三城。于是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例句

在野孤云终捧日,朝宗高浪本蒙泉。 李咸用 酬进士秦颙若

捧日恩光别,抽毫顾问殊。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从龙方有感,捧日岂无因。 沈亚之 山出云

欲托凌云势,先开捧日心。 王表 赋得花发上林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白居易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何如捧日安皇道,莫把回山示世人。 秦韬玉 仙掌

捧日思驰仙掌外,朝宗势动海门中。 章碣 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

捧日整朝簪,千官一片心。 郑谷 朝谒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怀捧日新(心)。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典故
七叶貂蝉

相关人物
金日磾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八首〉~988~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冑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唐·李善注引班固《汉书·金日磾赞》曰:「夷狄亡国,羁虏汉庭。七叶内侍,何其盛也。七叶,自武至平也。」又《张汤传赞》曰:「张氏之子孙相继,自宣、元已来,为侍中、中常侍者凡十馀人。功臣之后,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插也。董巴《舆服志》曰:「侍中、中常侍冠武弁,貂尾为饰。」
《漢語大詞典》: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漢語大詞典》:十日并出(十日並出)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淮南子·本经训》:“逮至 尧 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按,山海经·海外东经《大荒南经》楚辞·天问等亦载有此传说。
(2).比喻暴乱并起。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九婴暴起,十日并出。心穷填海,力尽移山。 原軫 之归元如生, 霽云 之断指犹动。”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今以数万里外,不宾之荒服,一旦冯陵中夏,竟使爝火争明,十日并出。”
《漢語大詞典》:中山酒
相传产于 中山 的一种名酒,又称千日酒。亦泛指名酒。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 狄希 , 中山 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南朝 梁 周兴嗣 《答吴均》诗之一:“但酌中山酒,唯甘 江浦 橘。” 唐 鲍溶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诗之五:“闻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参见“ 中山 ”。
《國語辭典》:中山  拼音:zhōng shān
1.山中。《荀子。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
2.国名。位于今河北省定县一带。战国时为魏所灭。
3.相传古代刘元石,到中山酒家买酒,酒家与之千日酒,元石回家后大醉不醒,家人疑其已死,遂葬之。千日后,酒家来访,乃皆同其家人开棺,元石遂醒。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五。后以中山比喻美酒》。《文选。左思。魏都赋》:「醇酎中山,流湎千日。」《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平原侯植诗》:「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4.县名。参见「中山县」条。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漢語大詞典》:千日酿(千日釀)
指美酒。 明 高启 《吴中亲友远寄新酒》诗之一:“上国岂无千日酿,独怜此是故乡春。”参见“ 千日酒 ”。
分類:美酒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漢語大詞典》:千日饮(千日飲)
刘玄石 好饮酒,求饮“千日酒”一杯,醉眠千日。后用以为畅饮之典。 北周 庾信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只言千日饮,旧逐 中山 来。” 倪璠 注:“《博物志》曰:‘ 玄石 从 中山 酤酒,酒家与之千日之酒。’”参见“ 千日酒 ”。
《國語辭典》:千日酒  拼音:qiān rì jiǔ
相传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饮千日酒,结果一醉千日。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杂说下》。后用以指浓郁香醇,可使人久醉不醒的美酒。唐。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國語辭典》:六龙(六龍)  拼音:liù lóng
1.马八尺称为「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匹马,故天子的车驾称为「六龙」。《文选。曹植。洛神赋》:「六龙俨其齐者,载云车之容裔。」
2.六兄弟的美称:(1)晋朝温恭兄弟。《晋书。卷四四。温羡传》:「兄弟六人并知名于世,号曰『六龙』。」(2)晋朝卞粹兄弟。《晋书。卷七○。卞壸传》:「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
3.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楚辞。刘向。九叹。远游》:「驰六龙于三危兮,朝西灵于九滨。」唐。李白〈短歌行〉:「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漢語大詞典》:小陆(小陸)
晋 陆云 与兄 机 俱有文名,世称 云 为 小陆 。后以喻善文者。 唐 杜甫 《答郑十七郎一绝》:“把文惊 小陆 ,好客见 当时 。” 清 宋琬 《过姜如农东莱草堂》诗:“孝友 元方 著,文章 小陆 偏。”
分類:陆云文名
《國語辭典》:明日黄花(明日黃花)  拼音:míng rì huáng huā
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明日黄花指在重阳节欣赏菊花最能景与情会,若错过时令就毫无兴味。后比喻为过时的事物。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必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國語辭典》:捧日  拼音:pěng rì
1.忠心辅佐帝王。北周。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汉王改娄敬之族,事重论都。魏后变程昱之名,恩深捧日。」
2.唐宋时侍卫皇宫的军队。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捧日天武四厢》:「宋制,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略同唐制各置都指挥使、都虞候,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
《漢語大詞典》:捧日营(捧日營)
唐 宋 时代侍卫皇宫的军队名称。 宋 李元纲 厚德录:“﹝ 王达 ﹞应募为兵,以选入捧日营凡十餘年。”《水浒传》第七九回:“﹝ 杨太尉 ﹞於御营司选拨二将,就於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精兵五百,共计二千,跟随两箇上将去助 高太尉 杀贼。”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