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扶木
(1).扶桑。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孽摇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淮南子·墬形训》:“扶木在 阳州 ,日之所曊。” 高诱 注:“扶木,扶桑也。在 汤谷 之南。” 晋 傅玄 《大寒赋》:“扶木憔悴於 汤谷 ,若华零落於 濛汜 。”
(2).扶桑。日出处。亦指太阳。 汉 刘桢《大暑赋》:“ 羲和 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 炎烛 。” 南朝 宋 谢灵运 《顺东西门行》:“出西门,眺云间,挥斤扶木坠 虞泉 。”《隋书·音乐志下》:“扶木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
(3).扶桑。东方古国名。《吕氏春秋·为欲》:“北至 大夏 ,南至 北户 ,西至 三危 ,东至 扶木 ,不敢乱矣。”
(2).扶桑。日出处。亦指太阳。 汉 刘桢《大暑赋》:“ 羲和 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 炎烛 。” 南朝 宋 谢灵运 《顺东西门行》:“出西门,眺云间,挥斤扶木坠 虞泉 。”《隋书·音乐志下》:“扶木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
(3).扶桑。东方古国名。《吕氏春秋·为欲》:“北至 大夏 ,南至 北户 ,西至 三危 ,东至 扶木 ,不敢乱矣。”
《漢語大詞典》:赵日(趙日)
《左传·文公七年》有“ 赵衰 ,冬日之日也”的记载。后因以“赵日”比喻冬天的太阳。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应钟十月》:“胡风起截耳之冻,赵日兴曝背之思。” 清 阮葵生 严长明 《集陆耳山新居联句》:“寒避庄噫衝,暖迎赵日晒。”参见“ 赵盾日 ”。
《漢語大詞典》:三气(三氣)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气。 唐 吴筠 《高士咏·混元皇帝》:“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三气肇胎,九元裁质。”按,《广雅·释天》:“太初,气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浊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於戌仲,清者为精,浊者为形也。太素,质之始也,生於亥仲,已有素朴而未散也。三气相接,至於子仲,剖判分离,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和为万物。”参阅《易纬·乾凿度》。
(2).指天、地、人之气。《宋书·礼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应天地三气三色。”《小学绀珠·艺文·三坟》引 汉 马融 曰:“三气,天、地、人之气。”
(3).道教语。指太阴、太阳、中和之气。《太平经·名为神诀书》:“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
(4).道教语。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气。《黄庭内景经·呼吸》:“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徊九道明。” 梁丘子 注:“三气,谓三丹田之气。”
(5).中医指六气中的第三气,即暑气,属于相火。《医宗金鉴·运气要诀·六气胜复歌》“邪气有餘必有復,胜病将除復病萌”注:“时有常位者,谓胜之时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气以至三气,此为胜之常也。”
(2).指天、地、人之气。《宋书·礼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应天地三气三色。”《小学绀珠·艺文·三坟》引 汉 马融 曰:“三气,天、地、人之气。”
(3).道教语。指太阴、太阳、中和之气。《太平经·名为神诀书》:“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
(4).道教语。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气。《黄庭内景经·呼吸》:“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徊九道明。” 梁丘子 注:“三气,谓三丹田之气。”
(5).中医指六气中的第三气,即暑气,属于相火。《医宗金鉴·运气要诀·六气胜复歌》“邪气有餘必有復,胜病将除復病萌”注:“时有常位者,谓胜之时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气以至三气,此为胜之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