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朝晚
(1).早晨与晚上。《南史·儒林传·沈洙》:“所以重械之下,危堕之上,无人不服,诬枉者多,朝晚二时,同等刻数,进退而求,於事为衷。”
(2).犹日夜。形容不停。 叶圣陶 《一生》:“﹝伊﹞只是朝晚地哭。”
(2).犹日夜。形容不停。 叶圣陶 《一生》:“﹝伊﹞只是朝晚地哭。”
《國語辭典》:茧丝(繭絲) 拼音:jiǎn sī
1.蚕丝。《荀子。富国》:「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馀足以衣人矣。」宋。罗泌《路史。卷一四。疏仡纪。黄帝纪上》:「夫人副袆而躬桑,乃献茧丝,遂称织维之功。」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四。厥篚檿丝》:「其蚕乃人放椿树上,食叶作茧丝,不甚坚韧。」
2.敛取人民的钱财,如抽丝于茧。《国语。晋语九》:「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鄣乎?』」宋。无名氏《咸淳遗事》卷上:「惟郡国贪残之吏,旧染污习,茧丝之取,不尽不止,痛哉!」
2.敛取人民的钱财,如抽丝于茧。《国语。晋语九》:「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鄣乎?』」宋。无名氏《咸淳遗事》卷上:「惟郡国贪残之吏,旧染污习,茧丝之取,不尽不止,痛哉!」
《漢語大詞典》:得巧
(1).谓得其巧妙。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发难得巧意气麤,讙声四合壮士呼。”
(2).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 唐 祖咏 《七夕》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又,妇女以小蜘蛛安置盒内,次日看它结网之状,若网丝密而圆正,亦谓之得巧。参阅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参见“ 乞巧 ”。
(2).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 唐 祖咏 《七夕》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又,妇女以小蜘蛛安置盒内,次日看它结网之状,若网丝密而圆正,亦谓之得巧。参阅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参见“ 乞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