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无长(无长)
唐书霍王元轨传历绛徐定三州刺史所至闭閤读书以吏事委长史司马数引见处士刘元平为布衣交或问王所长于元平荅曰无长问者不解元平曰人有短所以见长若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
分类:无长诸王
《国语辞典》:家无长物(家无长物)  拼音:jiā wú zhàng wù
晋人王恭从会稽返还,王大往见,视其坐六尺长的竹席,以为王恭有很多,因此就向王恭要一个。后来王大归去,王恭即把所坐的竹席送给王大,而自己改坐草席。王大闻讯后,大吃一惊,对王恭说明索取之由,王恭则表明自己是个身外无馀物的人。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比喻为人清廉自守或家贫简约。如:「虽然家无长物,但是他们的日子过得还是很惬意。」
《国语辞典》:一无长物(一无长物)  拼音:yī wú zhàng wù
形容没有剩馀的东西。《孽海花》第二○回:「吾倒替筱亭做了一句『绿毛龟伏玛瑙泉』,倒是自己一无长物怎好?」
分类:剩馀东西
《國語辭典》:别无长物(別無長物)  拼音:bié wú zhàng wù
长物,多馀的东西。别无长物指除必备事物之外,空无所有。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形容家贫或生活俭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其家乃是个贫人,房内止有一张大几,四下一看,别无长物。」
《國語辭典》:身无长物(身無長物)  拼音:shēn wú zhàng wù
长物,多馀的物品。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比喻节俭或贫困。如:「他一向自奉甚俭,生活清约,所居之处,往往身无长物。」
分類: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