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道(無道)  拼音:wú dào
1.国政不修、社会混乱。《礼记。檀弓下》:「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
2.国君无德,不行正道。《书经。武成》:「今商王受,无道。」
3.没有说、不说。《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4.没有方法。《抱朴子。外篇。良规》:「争臣七人,无道可救,致令王莽之徒,生其奸变。」
《漢語大詞典》:重逆无道(重逆無道)
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汉书·吴王刘濞传》:“而 卬 ( 楚王 刘卬 )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
分類:循理
《漢語大詞典》:无道歹(無道歹)
不道德,无廉耻。《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妾丈夫是 大齐皇帝 的弟弟, 大齐皇帝 便是妾的伯伯……岂宜行这无道歹的勾当。”
《国语辞典》: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拼音:yǒu dào zé xiàn,wú dào zé yǐn
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出仕为官;政治昏乱的时候,就归隐不仕。《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国语辞典》:荒淫无道(荒淫无道)  拼音:huāng yín wú dào
过分贪好酒色,生活糜烂而不守正道。《晋书。卷四八。段灼传》:「不能属任贤相,用妇人之言,荒淫无道,肆志沉宴。」《三国演义》第一○九回:「今上主荒淫无道,亵近娼优,听信谗言,闭塞贤路。」
《國語辭典》:暴虐无道(暴虐無道)  拼音:bào nüè wú dào
所做所为残暴狠毒,丧尽天良。《晋书。卷七四。列传。桓彝》:「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國語辭典》:大逆无道(大逆無道)  拼音:dà nì wú dào
谋反背叛,罪恶重大。或行为严重违反常理。《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也作「大逆不道」。
《國語辭典》:不道  拼音:bù dào
1.不行正道或不按常理行事。《左传。僖公二年》:「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葛君不道,苦虐其民。」
2.不谈。《荀子。非相》:「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唐。姚合 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诗:「不道弓箭字,罢官唯醉眠。」
3.不管、不顾。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4.不觉、无奈。宋。欧阳修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5.不料、没想到。唐。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四:「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醒世恒言。卷二六。薛录事鱼服證仙》:「不道却感了些风寒凉,遂成一病。」
《國語辭典》:不庭  拼音:bù tíng
1.不朝于王庭,指背叛的诸侯不来朝贡。《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晋。杜预。注:「下之事上皆成礼于庭中。」也作「不亭」。
2.不直。也作「不亭」、「弗庭」。
《漢語大詞典》:无绪(無緒)
(1).没有头绪;没有线索。 唐 李白 《赠刘都使》诗:“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 清 钱澄之 《梅花诗》:“春信眇无绪,荒烟空满林。”
(2).没有情绪。 宋 柳永 《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明 薛蕙 《送周子贤按贵州》诗:“送远多无绪,忧时且不堪。”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3).詈词。犹无道,无理。《醒世姻缘传》第三回:“ 晁大舍 这个浑帐无绪官人,不説你家里有一块大大的磁石,那针自然吸引得拢来;却説:‘ 杨古月 真真合咱相厚,不惮奔驰,必定要来自己亲看。’”
《國語辭典》:板荡(板蕩)  拼音:bǎn dàng
板、荡是《诗经。大雅》中的二篇,讽刺周厉王无道、败坏国家;后用作乱世的代称。《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自金行不竞,天地板荡,左带沸唇,乘閒电发。」也作「版荡」。
《國語辭典》:独夫(獨夫)  拼音:dú fū
1.独身的男子。《管子。问》:「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淮南子。齐俗训》:「刘氏持政,独夫收孤,财有馀也。」
2.行事专擅、众叛亲离的人。后指暴虐无道的国君。《荀子。议兵》:「诛桀纣,若诛独夫。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唐。杜牧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国语辞典》:董狐  拼音:dǒng hú
人名。春秋时晋国史官,生卒年不详。晋灵公无道,正卿赵盾屡次劝谏,灵公不听,反欲杀之,赵盾于是逃亡国外。其后族人赵穿弑灵公,盾还晋国,而不讨穿。董狐乃书曰:「赵盾弑其君。」孔子因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國語辭典》:昏乱(昏亂)  拼音:hūn luàn
1.神智错乱迷惘。《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文选。扬雄。甘泉赋》:「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乱。」
2.昏味暴虐,不明治道。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檄移》:「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昏乱不共命者,率诸侯讨之。」
3.时代黑暗,社会混乱。《老子》第一六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庄子。渔父》:「廷无忠臣,国家昏乱。」
《國語辭典》:昏庸  拼音:hūn yōng
昏昧平庸。宋。苏轼〈思子台赋〉:「彼昏庸者固不足告也,吾将以为明王之龟策。」《儒林外史》第二四回:「这日叫幕客叙了揭帖稿,取来灯下自己细看:『为特参昏庸不职之县令以肃官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