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陈毅
(190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曾参加领导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同年随南昌起义部队南进。1928年参与领导湖南起义,随后与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开辟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和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建国后,任上海市市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有《陈毅诗词选集》
《國語辭典》:赤化  拼音:chì huà
凡国家或地区为共产党占领或统治,称为「赤化」。如:「越南、高棉已被赤化。」
《國語辭典》:国际歌(國際歌)  拼音:guó jì gē
歌名,原曲名为法语L'Internationale。社会党或共产党的著名歌曲,称赞共产主义理想和巴黎公社成员的革命气概。曾为苏联的国歌,现仍为某些社会党或共产党的非正式的党歌。由法国人鲍狄埃(Eugène Pottier)在西元1871年作词,狄盖特(Pierre De Geyter)于1888年谱曲。被译成多国语言广为传唱。
《國語辭典》:共产党(共產黨)  拼音:gòng chǎn dǎng
根据马克斯、列宁主义所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政党。如:「中国共产党」。
《漢語大詞典》:马克思
(1818.5.5—1883.3.14)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的家庭里。主要著作有《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1848 年至 1850 年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漢語大詞典》:又红又专(又紅又專)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做出了成绩……这样的队伍,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漢語大詞典》: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简称“民主革命”。有资产阶级领导的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两种。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也称“新民主主义革命”。1905-1907年的俄国革命是第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在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这种革命虽然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不是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为目的,而是以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为目的,并为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作好准备。
《漢語大詞典》:张云逸
(1892-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曾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领导百色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是中共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漢語大詞典》:张闻天
(1900-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又名洛甫,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先后在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代替博古在党中央负总责。1935年到陕北后主持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后历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西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建国后,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在庐山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受到错误批判。“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编为《张闻天选集》
《漢語大詞典》:土地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国 的民主革命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 中国 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的剥削。”
《漢語大詞典》: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列宁作于1919年10月。分析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特点。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资本主义、小商品生产和共产主义,基本阶级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治上仍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并要改组整个社会经济。
《漢語大詞典》:兴无灭资(興無滅資)
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的简称。
《漢語大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我国以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漢語大詞典》: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義)
毛泽东 提出的关于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理论。主张 中国 革命应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改变 中国 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阶段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为新民主主义之革命,以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目的。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五节:“这种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国语辞典》:普罗文学(普罗文学)  拼音:pǔ luó wén xué
一种表现无产阶级意识的文学。也称为「无产阶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