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雨旆
指大雨。旆,旌旗的垂旒。 宋 叶适 《冯公岭》诗:“风篁生谷隧,雨旆来岩虚。”
《漢語大詞典》:阴旌(陰旌)
谓阴云之气如旌旗状。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阴旌时摎流,帝鼓镇訇磕。”
分類:阴云旌旗
《分类字锦》:指敌(指敌)
黄帝出军决始立牙之日旗幡指敌或从风而举晖晖终日不绝绕竿勇气奔逸
分类:指敌旌旗
《分类字锦》:载鸢(载鸢)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行 漏抱刻前旌载鸢。
分类:旌旗
《分类字锦》:边旗(边旗)
王建 朝天词 收尽边旗当日来。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幢棨
旌旗和棨戟。古代大将之车建矛戟幢麾。用以泛指仪仗。汉书·韩延寿传:“建幢棨,植羽葆。”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幢、旌幢也;棨,戟也。’幢,麾也;棨,有衣之戟也,其衣以赤黑繒为之。” 朱琦 《感事》诗:“天使布威德,陈兵肃幢棨,宣言我大邦,此物永禁止。”按,“此物”,指鸦片。
《漢語大詞典》:获旌(獲旌)
古代举行射礼时唱获者所持的旌旗。周礼·春官·司常:“凡射共获旌。岁时共更旌。” 郑玄 注:“获旌,获者所持旌。”参见“ 获者 ”。
《漢語大詞典》:获者(獲者)
(1).猎得禽兽者。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兽私之,获者取左耳。” 郑玄 注:“获,得也,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
(2).指古代举行射礼时持旌唱获者。犹今之报靶员。仪礼·乡射礼:“司马又命获者倚旌于侯中。获者由西方,坐取旌于侯中。” 郑玄 注:“谓之获者以事名之。” 贾公彦 疏:“云以事名之者,以其唱获故名获者也。”
(3).射中靶心者。仪礼·乡射礼:“拾发以将乘矢。获者坐而获。” 贾公彦 疏:“射著禽兽为获,获则得也……射著正鵠亦曰获。”
(4).谓逃亡而被抓获,没为奴婢的人。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者也。”
《漢語大詞典》:旗旂
亦作“旂旗”。 旌旗。左传·桓公三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杜预 注:“三辰,日、月、星也,画於旂旗,象天之明。” 孔颖达 疏:“旂旗是九旗之总名。”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鑾輅旗旂,方幸於臣府。”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二十韵》:“风霆齐命令,龙虎会旗旂。”
分類:旌旗
《分类字锦》:霜旗
虞世南 出塞诗 霜旗冻不翻。
分类:旌旗
《分类字锦》:茸头(茸头)
柳宗元祭纛文惟昔沣有大特化为巨梓秦人凭神乃建茸头是为兵主
分类:旌旗
《分类字锦》:彤旆(彤旆)
陆云盛德颂丰沛之旅其会如林朱旗虹超彤旆电寻
分类:旌旗
《分类字锦》:罘䍐
宋玉高唐赋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䍐不倾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徽识(徽識)
(1).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形似小旌旗。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 汉 郑玄 注:“属谓徽识也。《大传》谓之徽号。今城门僕射所被及亭长著絳衣,皆其旧象。” 贾公彦 疏:“‘属谓徽识也’者,谓在朝在军所用小旌,故以属言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扬徽者” 唐 孔颖达 疏:“徽识,制如旌旗,书其所任之官与姓名於上,被之於背,以备其死,知是谁之尸也。”
(2).泛指标志。 苏曼殊 《遯迹记》:“恶兽女体,头上插花,以为徽识。”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北京站》诗:“十年建国增徽识,七月工程树典型。”
《漢語大詞典》:弧韣
张旌旗正幅的竹弓和弓衣。仪礼·觐礼:“乘墨车,载龙旂弧韣,乃朝。” 郑玄 注:“弧,所以张縿之弓也,弓衣曰韣。” 贾公彦 疏:“尔雅説旌旗正幅为縿,故以此弧弓张縿之两幅,故云张縿之弓也。”礼记·明堂位:“是以 鲁 君孟春乘大路,载弧韣。”
《漢語大詞典》:辰旆
古代画有日、月、星的旌旗。《南齐书·乐志》:“神娱展,辰旆回。”
分類:有日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