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建青
淮南子孟春之月天子服苍玉建青旗
分类:旌旗
《分类字锦》:华旒(华旒)
高盖花萼楼赋于是乘舆乃登夫翠辇而建华旒
分类:旌旗
《分类字锦》:结旌(结旌)
礼记德车结旌注德车乘车疏德车结旌者德车谓玉路金路象路木路四路不用兵故曰德车德美在内不尚赫奕故结缠其旒著于竿也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旌色
旌旗的色彩。 汉 徐干 中论·爵禄:“登高而建旌,则其所视者广矣;顺风而振鐸,则其所闻者远矣。非旌色之益明,鐸声之益远也,所託者然也。”
分類:旌旗色彩
《漢語大詞典》:旌鼓
(1).古代用以规谏帝王的旌旗和谏鼓。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有进善之旍……有敢諫之鼓。”《魏书·高祖纪上》:“昔之哲王,莫不博採下情,勤求箴諫,建设旌鼓,询纳芻蕘。”
(2).旌旗和战鼓。后汉书·董卓传:“明旦﹝ 董卓 ﹞乃大陈旌鼓而还。”南史·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於旌鼓; 兰臺 石室 之典,用尽於帷盖。”
《漢語大詞典》:三麾
诸侯的旌旗。天子五麾(青、赤、白、黄、黑)中减去黄、黑二色,即成三麾。《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 杨士勋 疏:“五麾者, 麋信 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处也……诸侯三者,则云降杀以两,去黑黄二色。”
《漢語大詞典》:行麾
军中指挥用的旌旗。 明 申时行 《大阅诗应制》:“辕门开复道,帐殿绕行麾。”
《漢語大詞典》:大绥(大綏)
古代天子田猎时所建之旌旗。礼记·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 郑玄 注:“绥,当为緌。緌, 有虞氏 之旌旗也。”隋书·礼仪志三:“帝发,抗大绥。次王公发,则抗小绥。”
《漢語大詞典》:声章(聲章)
金鼓和旌旗。皆用以指挥军队进止者。国语·晋语一:“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声章过数则有衅,有衅则敌入。” 韦昭 注:“声,金鼓也;章,旌旗也。”后以喻声势威风。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维匡调娱,不失其正;中於和节,不为声章。”
《分类字锦》:扫电(扫电)
班固 东都赋 羽毛扫电,旌旗拂天。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霞旆
绚烂光耀的旌旗。 元 贡师泰 《崇真馆醮罢敕画吴宗师像》诗:“海日曈曨照九衢,霓旌霞旆拥高居。”
《漢語大詞典》:旄幢
用牦牛尾为饰的旌旗。 宋 梅尧臣 《送潘歙州》诗:“下车谈诗书,上世拥旄幢。”
《漢語大詞典》:旗甲
(1).旌旗与甲冑。宋书·索虏传:“船舰盖江,旗甲星烛。”旧唐书·吕元膺传:“旧例,留守赐旗甲,与方镇同……留守不赐旗甲自 元膺 始。”
(2).漕船兵丁之长。 明 张瀚 《松窗梦语·漕运纪》:“漕务统於把总,领於旗甲。” 明 张瀚 《松窗梦语·漕运纪》:“往往中途侵盗,以致临仓挂欠,良由旗甲不得其人。”《六部成语注·户部》“旗甲”:“甲,长也。旗丁百餘人为一甲,设长以管之。”
《分类字锦》:载赤(载赤)
礼记孟夏之月天子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旂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洪颐(洪頤)
古代旌旗名。文选·扬雄〈甘泉赋〉:“举洪颐,树灵旗。”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洪颐,旌名也。”
分類: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