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4,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劲旅
鞠旅
旅店
旅枕
西旅
旅行
旅颜
旅力
宰旅
旅途
旅恨
同旅
旅殡
旅程
宾旅
《國語辭典》:劲旅(勁旅)  拼音:jìng lǚ
精锐的军队。如:「三军劲旅」。也称为「劲卒」。
《國語辭典》:鞠旅  拼音:jú lǚ
出征誓师。明。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勤王鞠旅,出质军前,行趋板桥,艰难历尽路途遥。」
《國語辭典》:旅店  拼音:lǚ diàn
旅馆。唐。项斯 晓发昭应诗:「旅店开偏早,乡帆去未收。」
分類:旅店旅馆
《漢語大詞典》:旅枕
旅途夜卧。 宋 苏轼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龙寺》诗:“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
分類:旅途
《漢語大詞典》:西旅
(1).我国古代西方少数民族所建的国名。后亦泛指少数民族。《书·旅獒》:“ 西旅 献獒。” 孔 传:“ 西戎 远国贡大犬。” 孔颖达 疏:“西方之 戎 有国名 旅 者。” 唐 王维 《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目无 先零 ,气射 西旅 。” 明 韩洽 《题李龙眠诸夷职贡图》诗:“贡獒 西旅 四夷宾,作詶犹烦保傅臣。”
(2).通往西方国家的道路。 严复 《论世变之亟》:“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
《國語辭典》:旅行  拼音:lǚ xíng
1.结伴而行。宋。苏轼凌虚台记〉:「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
2.泛称作客出行。如「蜜月旅行」、「环岛旅行」。
《漢語大詞典》:旅颜(旅顔)
旅人困顿愁苦的面色。 唐 杜甫 《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御裌侵寒气,尝新破旅颜。” 五代 齐己 《送人入蜀》诗:“ 文君 酒市逢初雪,满貰新沽洗旅颜。”
《國語辭典》:旅力  拼音:lǚ lì
1.众人的力量。《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2.臂力。《晋书。卷五七。吾彦传》:「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三国志。卷一八。魏书。典韦传》:「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
3.出力、献力。《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若然受之,宜亦勤恁旅力,以充厥道。」
《漢語大詞典》:宰旅
冢宰的属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韩宣子 聘于 周 ,王使请事,对曰:‘ 晋 士 起 将归时事於宰旅,无他事也。’” 杜预 注:“宰旅,冢宰之下士。言献职贡於宰旅,不敢斥尊。”后因用为对宰辅的敬称。 唐 王维 《裴仆射济州遗爱碑》:“丰省之度,多不得中,故二千石有不能受事于宰旅者矣。” 宋 苏轼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詔故 夏 国主嗣子 乾顺 ,述职春朝,归诚宰旅。”
《國語辭典》:旅途  拼音:lǚ tú
1.旅行途中。如:「他将旅途的见闻一一记下,做为下一本小说的题材。」
2.过程。如:「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有失败、挫折,但绝不可因此而自暴自弃。」
《漢語大詞典》:旅恨
犹旅愁。 唐 刘言史 《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旅恨生 乌 滸,乡心繫 洛 桥。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唐 郑准 《江南清明》诗:“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漢語大詞典》:同旅
同伙;同伴。晋书·戴若思传:“﹝ 若思 ﹞遇 陆机 赴 洛 ,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 若思 登岸,据胡牀,指麾同旅,皆得其宜。” 唐 李白 有《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诗。
《漢語大詞典》:旅殡(旅殯)
谓灵柩暂时安放于外地等待归葬。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八:“旅殯无人照管、或毁坏暴露,愿公愍其不幸……常戒主者保护之,以须其子之至。” 清 吴定 《王节母传》:“始 璞 之高祖殁於 南譙 ,旅殯僧寺。” 清 周树槐 《试用从九品吴君墓志铭》:“君以奉檄,各世三千里外,旅殯十有一年。”
《國語辭典》:旅程  拼音:lǚ chéng
旅行的路程。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宋。苏轼 再过泗上诗二首之一:「旅程已付夜帆风,客睡不妨背船雨。」
《國語辭典》:宾旅(賓旅)  拼音:bīn lǚ
旅客。《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每至五月十五日,必以酒食相馈,宾旅聚会,有甚于三元。」
分類:羁旅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