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山阴人,字受之,一字斯万。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大州教授,日与诸生讲经义,听者感发。恭帝德祐二年,以国库书监召,不赴,退归城南,杜门读书。四方学者至越,必登门造访。天祐高冠大带,议论卓卓,见者以为仪型。
全宋诗
徐天祐,字受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父荫入仕,授归安尉。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为大州教授。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以国库书监召,不赴,杜门读书。四方学者至越必进谒,以为仪型。事见《万姓统谱》卷七、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今录诗六首。
宋登科记考
字一初、受之。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
乞剌斯八斡节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6—1303 【介绍】: 又译作合剌思八斡节而。元乌思藏萨斯迦康撒儿人。原为帝师八思巴财库僧官,后随答儿麻八剌剌吉塔入大都。世祖至元二十八年立为帝师,成宗朝更赐玉印。

人物简介

全元诗
张斯立,字可与,号绣江。章丘(今属山东)人。至元十六年任南台禦史,历江浙行省员外郎、郎中。入为户部侍郎,除中书参议,改户部尚书。出佥江浙行省事。大德元年拜中书参政。大德七年获罪罢职。仕至中书左丞。生平见阎复撰《中尝参知政事张公先莹碑铭》(《静轩集》卷五)、《至正金 陵新志》卷六、〔万历〕《章丘县志》卷二十三。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彦诚,回回人。登进士第官光州达噜噶齐
契傒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官昆山县尹。为政平恕,凡境内忠贞孝义之事,多所表彰。时人赋《昆山五咏》以美之。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昭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4—1344 【介绍】: 元龙兴富州人,字曼硕。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有《揭文安公集》。
元诗选
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幼贫,读书刻苦。大德间,稍出游湘汉。湖南帅赵淇素号知人,谓之曰:「君,他日翰苑名流也。」程钜夫、卢挚先后为宪长,亦皆器重之。钜夫因妻以从妹焉。延祐初,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与修经世大典。累进翰林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史,与为总裁官。卒年七十一,追封豫章郡公,谥曰文安。曼硕初入史馆,平章李文忠公孟读其所撰《功臣传》,叹曰:「是方可名史笔。若他人,直誊吏牍耳。」既复受知于王枢密约、赵承旨孟頫、元学士明善。东南文望如四明袁桷、巴西邓文原、蜀郡虞集,有盛名公卿间。曼硕与清江范梈、浦城杨载继至,翰墨往复,更相酬唱。曼硕在诸贤中,叙事严整,语简而当。一时朝廷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殊方绝域,共慕其名。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善楷法,尤工行草。诗长于古乐府选体,而律诗长句伟然有唐人风。所著曰《秋宜集》。虞学士评其诗,谓「如三日新妇」,又谓「如美女簪花」,殆即史所称清婉丽密者欤!
黄鹤楼志·人物篇
揭傒斯(1274—1344) 元代文学家。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县)人。由布衣经举荐而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参与纂修《皇朝经世大典》等,卒后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善散文,又能诗。山阴程巨夫为湖北宪使,奇其才,曾妻以从妹使其久客武昌。多次游赏黄鹤楼(或黄鹤楼故址),留有《别武昌》《梦武昌》等诗。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曼硕,龙兴富州人。以荐授翰林国史编修官迁翰林应奉累进侍讲学士同知经筵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史充总裁官卒谥文安所著有秋宜集
忽斯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和斯辉。元回回人。仁宗延祐间选充饮膳太医。尝取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并日常所用谷肉果菜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名《饮膳正要》。书成于文宗天历三年。
崔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斯立,号丹山樵者。治《春秋》颇有心得。洪武七年,以荐为宁波府学教授,调处州,以成就后进为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41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列朝诗集
江南长洲姚医师子,不肯学医。魁磊高岸,意度伟然,喜为儒者博贯该通之学。至正间,削发居相城之妙智庵。里中灵应观道士席应真者,读书学道,通兵家言,尤深于机事。公师事之,尽得其学,然深自退藏,人无知者,惟王行止仲独深知之。公应径山书记之召,止仲为文赠之,以谓上人年甫壮,天下乱已极,且必该治,治然后出于时,以发其所蕴,非以沙门之法终其身者。尝寓嵩山寺,袁珙见其相而异之,曰:「公非常僧,刘秉忠之俦也。」洪武初,再以高僧征。十五年,十王之国,太祖命各选一高僧侍王。公在燕府籍中,住持庆寿寺。靖难兵起,妙识几先,赞助秘密。太宗即大位,召至京师,欲官之,固辞,为僧录左善世。立东宫,特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姚姓,赐名广孝。辅太子南京,监修高皇帝实录。上命蓄发再三,终不肯,赐两宫人,不近亦不辞,逾月乃召还。尝以赈济归吴,徒步闾里,以赐金散之宗党。永乐六年,来朝北京,仍居庆寿寺。病笃,车驾临视。问后事,对曰:「出家人复何所恋?」明日,诏诸门人,告以去期,敛袂端坐而逝,年八十有四,追封荣国公,谥恭靖。荼毗之日,心舌与牙坚固不坏,得舍利皆五色。赐茔在房山县东北四十里,上自制文,铭其碑。仁宗立,加赠少师,配享太庙。嘉靖中,移祀大兴隆寺。公初侍燕邸,每夜梦与刘太保仲晦寤语,厥后现身佐命,恪守僧律。南屏、西山,后先观化,两公之赐名,一曰秉忠,一曰广孝,岂非宿乘愿轮再世示现者与?余录公诗,列诸释氏,以从公之志,所以崇公者至矣。公居吴,为高启北郭十友之一,启尝叙其《独庵集》,以为险易并陈,浓淡迭显,能兼采众家,不事拘狭。化后,吴人总刻其诗文,曰《逃虚子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三
广孝长洲人。幼名天僖,既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洪武中以高僧选侍燕邸。永乐初,论靖难功,为僧录左善世,加太子少师,复姓赐今名。卒赠荣国公,谥恭靖。有《逃虚子集》十卷。 (《凫藻集》:斯道上人《独庵集》闳放驰骋,以发其才,优柔曲折,以泄其志;险易并陈,浓淡迭显,兼采众家,不事拘狭。 《水东日记》:刘原博尝见姚荣公小像,仅寸许,周遭皆书公诗句,警联如《永团扇》云:「掩歌声不散,障月影同圆。」《禦沟》诗云:「静涵金殿影,清断玉街尘。」此类甚多。 《国雅》:姚恭靖性空思玄,心寂语新,其兴弥僻,其趣弥远。如「笼驯传信鹤,池蓄换书鹅」,「翠低承雨竹,绿碎受风蕉」,「过林才见日,到渡不逢山」,此例已到彼岸,惠休、法振不得专誉禅藻。 田按:《逃虚子集》有《读韦应物诗》云:「古淡岂易学,五字真吾师。」集中斯体最为列格。与高季迪游,列「北郭十友」之一。季迪赠诗云:「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固不待袁珙见三角目僧,知为病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斯道字继善,慈溪人。洪武初以荐起知石龙县,改永新。坐事谪戍定远,寻放还。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四库总目》:乌斯道诗寄托深远,吐属清华,能刬除元人繁缛之弊。《列朝诗集》:继善精楷法,罢官后,求诗及书者,户限常满。 郑梁《寒村见黄稿》:春草先生善弈、工画、精琴,楷书、行草尤妙。为文章质实有体裁。诗则清新潇洒,一洗元人雕镂填砌之习。 田按:继善在明初以文名,诗亦高秀,以事谪戍定远,放还。郑千之寄继善诗云:「误传海外苏公死,终许羌村杜老还。」纪其事也。《列朝诗集》、《诗综》均云以疾去官,盖未得其实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葛哩麻乌斯。藏人也。道怀冲漠。神用叵测。声闻于中国。永乐间。我太宗文皇帝。遣使西土迎之。至金陵道启圣衷诰。封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师性耽静隐。不任嚣烦。奏辞。游五台上眷注殷勤。留之不获。乃赐銮舆旌幢之仪。遣中使卫送于五台大显通寺。更敕内监杨升。重修其寺。兼修育王所置佛舍利塔。以饰法王之居。先是上与法王幸灵谷寺。为皇考妣。设荐祀法坛。感塔影金光之瑞。及法王入台山。上眷恋不能释然。因思前瑞。再幸灵谷。上嘿有所祷。是日睹瑞相倍前。丁亥四月上遣使。致书于台山大宝法王大善自在佛。其书略曰。朕四月十五日。与弘济大师诣灵谷。观向所见塔影。文彩光明。珍奇妙好。千变万态。十倍于前。虽极丹青之巧。言论之辩。莫能图说其万一。(云云)。此皆如来大宝法王大善自在佛。道超无等。德高无比。具足万行。阐扬六通。化导群品。实释迦佛。再现世间。而乃显兹灵应。不可思议。朕心欢喜。难以名言。略此相报。如来亮之。明年辞上。入灭火化。是年。函谷关吏。见法王翩翩西逝。贻上所赐玉玦回奏。上惊叹不已。敕太监杨升。塑像于显通法堂。以永瞻奉。
契斯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应天府溧阳人。元末尝官嘉定知州。归附朱元璋后,授尚宝司符玺郎。尝使高丽,迁尚宝司寺丞。出知河间府,累官礼部尚书,致仕归。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斯道,族姓姚氏,长洲人。幼名天僖,出家妙智庵。洪武中,以高僧徵,寻应选,侍燕邸,住持庆寿寺。永乐初,论靖难功,为僧录左善世,加太子少师,复姓,赐名广孝。卒赠荣国公,谥恭靖。有逃虚子集。
李斯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斯义,福建晋江县人。永乐三年(1405年),李斯义自泉州府府学中当年福建乡试举人。次年(1406年)联捷甲申科进士,授涞水知县,调任武冈州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