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断决(斷決)
亦作“ 断决 ”。
(1).决断;裁决。礼记·问丧:“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内外盛言 王伾 、 王叔文 专行断决,日有异説。”《水浒传》第六二回:“ 蔡庆 道:‘哥哥生平最会断决,量这些小事,有何难哉?’”
(2).决断事情的魄力。 唐 韩愈 《胡良公墓神道碑》:“及为 富平 尉,一府称其断决。” 明 吴承恩 《赠卫帅某荣膺选任障词》:“断决则寳刀照夜,动光景於吹毛;精神则玉隼横秋,矫风烟於耸翮。”
(3).判案;判决。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断决知辜,不必 皋陶 ;调和葵韮,不俟 狄牙 。” 宋 欧阳修 《乞条制催纲司》:“如有违慢,并乞严行断决。”明史·刑法志一:“若輒断决,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历史研究》1976年第2期:“规定由中央指派各地官府统一征收赋税和断决民间词讼。”
(4).断绝。 李大钊 《马克思与第一国际》:“从此多年, 意大利 实际上和第一国际断决关系。”参见“ 断絶 ”。
《國語辭典》:断绝(斷絕)  拼音:duàn jué
隔断。《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傕乃移帝后车驾于郿坞,使侄李暹监之,断绝内使,饮食不继,侍臣皆有饥色。」《红楼梦》第一八回:「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
《分类字锦》:断决得中(断决得中)
白虎通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
《國語辭典》:断决如流(斷決如流)  拼音:duàn jué rú liú
决断事务多而快。《周书。卷三七。李彦传》:「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宋史。卷二七○。杨克让传》:「每视事,自旦至暮,或通夕,断决如流,无有凝滞,当时称为能吏。」
《分类字锦》:断决允惬(断决允惬)
梁书张缅传出为淮南太守时年十八高祖疑其年少未闲吏事乃遣主书封取郡曹文案见其断决允惬甚称赏之
分类:郡守
《漢語大詞典》:渊听(淵聽)
犹言圣明的断决。古时臣下称颂皇帝听断奏议的套语。 宋 陆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之三:“渊听未回,确尔执谦之意。” 宋 岳珂 桯史·燕山先见:“臣既与军政,苟有所见,岂敢隐嘿,輒具利害,仰干渊听。”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九月》:“遽报翠华之移幸,深虞中外之难安,愿罄孤忠,冀回渊听。”
《國語辭典》:寸断(寸斷)  拼音:cùn duàn
断成一寸寸的小段。如:「柔肠寸断」。
分類:许多断决
《漢語大詞典》:听决(聽決)
听事决案;听候断决。 宋 范仲淹 《与知郡职方书》:“某虽属謫宦,幸得善地,听决之外,琴籍在焉。”元史·王磐传:“帝以天下狱囚滋多,敕诸路自死罪以下,纵遣归家。期秋八月,悉来京师听决。囚如期至,帝惻然怜之,尽原其罪。”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二出:“贼首 豹子皮 ,的係军人 花弧 临阵亲擒,见解听决。”
分類:听候断决
《漢語大詞典》:参听(參聽)
(1).协助断决;协助治理。礼记·王制:“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 宋 曾巩 《王珪制·父準追封汉国公》:“惟时有子,为国宗臣,参听万机,人望惟允。”
(2).探听。宋书·鲁爽传:“ 长社戍 虏有六七百人, 爽 譎之曰:‘南更有军,可遣三百骑往界上参听。’”
《漢語大詞典》:轻断(輕斷)
迅速断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果毅轻断,虎步谷风,威慴万乘,华夏称雄。”
分類:迅速断决
《國語辭典》:裁可  拼音:cái kě
裁定许可,即准许之意。《新唐书。卷一五一。董晋传》:「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
《国语辞典》:了断(了断)  拼音:liǎo duàn
了结、断决。如:「你我的恩怨也该有个了断!」
分类:了结断决
《漢語大詞典》:丰明(豐明)
(1).易·丰:“明以动,故丰。” 孔颖达 疏:“动而不明,未能光大;资明以动,乃能致丰。”后以“丰明”谓王者之德如中天之日,运行不息,光照天下。 汉 刘向 说苑·敬慎:“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
(2).易·丰:“《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孔颖达 疏:“君子法象天威,而用刑罚,亦当文明以动,折狱断决也。”因以“丰明”谓象法雷电之威明,以断决诉讼案件。 唐 陈子昂 《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补 许州 司法参军。 许 惟旧国, 陈 实多巫,君子丰明,利用乎狱,载以课最,累加秩焉。”
《漢語大詞典》:觇决(覘决)
预测断决。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以时文覘决他人科第得失、迟早、利不利,能预订其年月,十不失一。”
分類:预测断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