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理会(理會) 拼音:lǐ huì
1.道理相合,见解一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闇与之理会。」唐。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2.评理、理论。《水浒传》第四九回:「两个便拔步出门,指著庄上骂道:『你赖我大虫,和你官司里去理会。』」《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也不起身,反骂道:『这贱人!你把死来诈我么?且到明日与你理会。』」
3.料理、处置。《水浒传》第二回:「如若强人自来,都是我来理会。」《元曲选。盆儿鬼。第一折》:「你且睡去,有人来投宿,我自理会。」
4.办法、主意。《水浒传》第一三回:「夫人不必挂心,世杰自有理会。」《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又不则声,朱源到没个理会,只得自斟自饮。」
5.理解、领会。宋。苏轼〈答张嘉父〉:「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理会。」《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天子是甚般聪俊,何事不理会?」
6.关心、在意。《三国演义》第五七回:「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红楼梦》第六七回:「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理会,如今看见,真是新鲜物儿了。」
7.理睬、答理。《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乌龟分毫不知一个情由,劈地价来,没做理会,口里乱嚷。」
8.知道。《红楼梦》第七一回:「鸳鸯又不曾有个作伴的,也不曾提灯笼,独自一个,脚步又轻,所以该班的人皆不理会。」
2.评理、理论。《水浒传》第四九回:「两个便拔步出门,指著庄上骂道:『你赖我大虫,和你官司里去理会。』」《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也不起身,反骂道:『这贱人!你把死来诈我么?且到明日与你理会。』」
3.料理、处置。《水浒传》第二回:「如若强人自来,都是我来理会。」《元曲选。盆儿鬼。第一折》:「你且睡去,有人来投宿,我自理会。」
4.办法、主意。《水浒传》第一三回:「夫人不必挂心,世杰自有理会。」《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又不则声,朱源到没个理会,只得自斟自饮。」
5.理解、领会。宋。苏轼〈答张嘉父〉:「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理会。」《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天子是甚般聪俊,何事不理会?」
6.关心、在意。《三国演义》第五七回:「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红楼梦》第六七回:「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理会,如今看见,真是新鲜物儿了。」
7.理睬、答理。《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乌龟分毫不知一个情由,劈地价来,没做理会,口里乱嚷。」
8.知道。《红楼梦》第七一回:「鸳鸯又不曾有个作伴的,也不曾提灯笼,独自一个,脚步又轻,所以该班的人皆不理会。」
《國語辭典》:照应(照應) 拼音:zhào yìng
1.照顾料理。《红楼梦》第八七回:「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而今他官已坏了,又没有房子住,我就该照应他。」
2.关照呼应。《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人一个眼花错认了,明白是无端的,后边照应将来,自有一段缘故在内,真是人所不测。」
3.配合。《大马扁》第七回:「俗语说『万事起头难』,今孙文等日前谋起于广州,想已预备多时,党羽自不少了,我们尽可交通他,说道与他同谋,他们在外打点,我们在内照应,行事较易。」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六出:「此后内外消息,须要两相照应,千秋富贵,可以常保矣。」
2.关照呼应。《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人一个眼花错认了,明白是无端的,后边照应将来,自有一段缘故在内,真是人所不测。」
3.配合。《大马扁》第七回:「俗语说『万事起头难』,今孙文等日前谋起于广州,想已预备多时,党羽自不少了,我们尽可交通他,说道与他同谋,他们在外打点,我们在内照应,行事较易。」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六出:「此后内外消息,须要两相照应,千秋富贵,可以常保矣。」
《國語辭典》:张罗(張羅) 拼音:zhāng luó
张网以捕鸟。《战国策。东周策》:「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
《國語辭典》:张罗(張羅) 拼音:zhāng luo
1.招待。《红楼梦》第一四回:「尤氏犹卧于内室,一应张罗款待,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
2.筹备、安排。《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们爷们五哇,洗洗汕汕,缝缝连连,都得我,我一个人儿,张罗得过来吗?」《花月痕》第一二回:「三十两尽彀开消。老爷要明日,我就回去赶紧张罗,不然,怕误事呢。」
2.筹备、安排。《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们爷们五哇,洗洗汕汕,缝缝连连,都得我,我一个人儿,张罗得过来吗?」《花月痕》第一二回:「三十两尽彀开消。老爷要明日,我就回去赶紧张罗,不然,怕误事呢。」
《漢語大詞典》:营治(營治)
(1).料理;治理。 唐 韩愈 《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医饵之药……剂钱至十数万,营治剧勤,皆自君手,不假之人。”《宋史·河渠志五》:“是岁,又遣 程昉 諭边臣营治诸濼,以备守御。”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碑铭》:“继母病,服劳达旦,营治药物,必自其手,不自他人。”
(2).处理政务。《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妇人与政,乱之本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夫经国营治,必凭俊喆为辅。”
(3).修建;建造。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赵韩王园》:“ 赵韩王 宅园,国初詔将作营治,故其经画製作,殆侔禁省。”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既而卜兆於祖墓之旁,营治井槨,即於十一月初九日安葬。”
(2).处理政务。《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妇人与政,乱之本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夫经国营治,必凭俊喆为辅。”
(3).修建;建造。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赵韩王园》:“ 赵韩王 宅园,国初詔将作营治,故其经画製作,殆侔禁省。”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既而卜兆於祖墓之旁,营治井槨,即於十一月初九日安葬。”
《漢語大詞典》:干理(幹理)
(1).治理;料理。《三国志·蜀志·张裔传》:“ 汝南 许文休 入 蜀 ,谓 裔 干理敏捷,是中夏 钟元常 之伦也。”《陈书·谢岐传》:“时军旅屡兴,粮储多闕, 岐 所在干理,深被知遇。” 明 张居正 《召见纪事》:“至于国家事务,臣当尽忠干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君干理家事毕,妾当自至。”
(2).谓干练有理事之才。《三国志·魏志·和洽等传评》:“ 和洽 清和干理, 常林 素业纯固。”《陈书·沈君理传》:“ 君理 招集士卒,脩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旧唐书·杜正伦传》:“ 正伦 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
(2).谓干练有理事之才。《三国志·魏志·和洽等传评》:“ 和洽 清和干理, 常林 素业纯固。”《陈书·沈君理传》:“ 君理 招集士卒,脩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旧唐书·杜正伦传》:“ 正伦 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
《漢語大詞典》:办护(辦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