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精理
(1).精微的义理。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珪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 清 黄景仁 《赠程厚孙时为厚孙作书与汪容甫定交》诗:“名象微言该,训詁精理洽。”
(2).精心料理。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居家精理,姻族资赖。”
(2).精心料理。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居家精理,姻族资赖。”
《國語辭典》:照顾(照顧) 拼音:zhào gù
1.照料、看顾、帮助。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他自到我家来,倒也亲热,一家无二,每日前后照顾,再不嫌贫弃贱。」《儒林外史》第一回:「况这件事,原是我照顾你的,不然,老爷如何得知你会画花?」也作「照看」。
2.注意。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能照顾眼前坑,不堤防脑后井。」《老残游记》第八回:「子平又贪看山上雪景,未曾照顾后面的车子。」
2.注意。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能照顾眼前坑,不堤防脑后井。」《老残游记》第八回:「子平又贪看山上雪景,未曾照顾后面的车子。」
《國語辭典》:照顾(照顧) 拼音:zhào gu
商店中指顾客前来购买的意思。《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清抱袭了这分财产,又认得了些外国人,买卖做得圆通,大家都愿照顾他。」
《國語辭典》:停当(停當) 拼音:tíng dàng
1.妥当、妥贴。《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待要归家,与带去仆人收拾停当,行囊丰满。」《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自己在客坐内摆了一张桌子,点起蜡烛来,杯箸安排停当,请得卜家父子三位来到。」
2.满足、满意。《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姐道:『若写得不公道,我就扯碎了。』众人道:『还你停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待我先到家,与他堂中说话,你劈面撞进来,看个停当便是。」
3.停放、放置。《金瓶梅》第七九回:「众小厮把西门庆抬出,停当在大厅上,请了阴阳徐先生来批书。」
4.安排、处置。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待国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当。」《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我先行一步,停当了众人,看个动静,即来约你同去。」
5.了结、杀死。《活地狱》第二○回:「因是本官吩咐,没人敢违,只得如法停当了他。」《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是这疯子手里的状,不先停当得他,万一拗彆起来,依著理断个平分,可不去了我一半家事?」
2.满足、满意。《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姐道:『若写得不公道,我就扯碎了。』众人道:『还你停当。』」《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待我先到家,与他堂中说话,你劈面撞进来,看个停当便是。」
3.停放、放置。《金瓶梅》第七九回:「众小厮把西门庆抬出,停当在大厅上,请了阴阳徐先生来批书。」
4.安排、处置。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待国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当。」《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我先行一步,停当了众人,看个动静,即来约你同去。」
5.了结、杀死。《活地狱》第二○回:「因是本官吩咐,没人敢违,只得如法停当了他。」《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是这疯子手里的状,不先停当得他,万一拗彆起来,依著理断个平分,可不去了我一半家事?」
《漢語大詞典》:脩理
(1).端谨整饬。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寡陶婴》:“ 陶婴 少寡,纺绩养子。或欲娶焉,乃自脩理,作歌自明,求者乃止。君子称扬,以为女纪。”
(2).操持,料理。《后汉书·独行传·李善》:“ 续 年十岁, 善 与归本县,脩理旧业。”
(3).整理。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之三:“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脩理?风俗岂尽敦厚?”
(4).整治;整修。《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帝以 融 信效者明,益嘉之,脩理 融 父母坟墓,祠以太牢。”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工匠靥魅》:“ 崑山 李左 君房舍閎鉅,尝召匠脩墙门……脩理毕,即典与 曹明经 青虬 迁居之。”
(2).操持,料理。《后汉书·独行传·李善》:“ 续 年十岁, 善 与归本县,脩理旧业。”
(3).整理。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之三:“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脩理?风俗岂尽敦厚?”
(4).整治;整修。《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帝以 融 信效者明,益嘉之,脩理 融 父母坟墓,祠以太牢。”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工匠靥魅》:“ 崑山 李左 君房舍閎鉅,尝召匠脩墙门……脩理毕,即典与 曹明经 青虬 迁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