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70,分15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汉文
文人
文史
文星
节文
礼文
雄文
文士
文翁
修文
文皇
文君
文藻
文思
文彩
《國語辭典》:汉文(漢文)  拼音:hàn wén
1.中文。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二六。普陀》:「南海普陀山,梵云:『补怛落伽』或曰:『怛落伽』或曰:『补涅落伽』。音虽有殊,而译以汉文,则均为『小百华树山』。实则一海岛也。」
2.汉代的文章。
3.汉文帝的简称。唐。白居易新乐府。草茫茫〉:「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霸陵原。」《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汉文除肉刑,仁昭法外,武王分宝玉,恩溢伦中。」
《國語辭典》:文人  拼音:wén rén
1.有文德的人。《诗经。大雅。江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
2.读书人或从事文学的人。《宋史。卷三四○。刘挚传》:「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西游记》第三○回:「那妖精变做一个俊俏文人,撞入朝中,与皇帝认了亲眷。」
《國語辭典》:文史  拼音:wén shǐ
1.文学与史学的书籍或学问。《隋书。卷七五。儒林传。刘炫传》:「玩文史以怡神,阅鱼鸟以散虑。」
2.《唐书艺文志》对诗话、文评所别设的一类,论述学术的源委、著作的流别。
《漢語大詞典》:文星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传文曲星主文才,后亦指有文才的人。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杜甫 、 李白 与 怀素 ,文星酒星草书星。” 宋 杨无咎 《南歌子》词之四:“直教笔底有文星,欲状此时情,若为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祝胡东樵寿》:‘人指所居为福地,天留此老应文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两江月旦归名士,又报文星入座来。”参见“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國語辭典》:节文(節文)  拼音:jié wén
1.礼节、仪式。《荀子。乐论》:「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
2.节度。《孟子。离娄上》:「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國語辭典》:礼文(禮文)  拼音:lǐ wén
1.礼制仪文。《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
2.礼经的文字。《书经。周官》唐。孔颖达。正义:「或据礼文,或取礼意。」
《國語辭典》:雄文  拼音:xióng wén
杰出的文章。唐。崔嘏授裴谂司封郎中依前充职制〉:「摛掞天之雄文,蕴掷地之清韵。」宋。苏轼 王元之画像赞:「故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
《國語辭典》:文士  拼音:wén shì
有知识文才的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三国演义》第六六回:「兴设学校,延礼文士。」也称为「文生」。
分類:文士能文
《國語辭典》:文翁  拼音:wén wēng
人名。生卒年不详,西汉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人。少好学,通春秋,景帝末为蜀郡守,兴学校,崇教化,蜀地文风始盛。
《國語辭典》:修文  拼音:xiū wén
1.修明文教。《书经。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为见而今世界不是修文时节,小生赴选长安,取的三名,不是权势子弟,则是豪富儿郎。」
2.县名。位于贵州省贵阳县西北,县有龙场驿,明王守仁曾谪居于此。
《國語辭典》:修文偃武  拼音:xiū wén yǎn wǔ
修明文教,偃息武备。《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也作「偃武修文」、「偃武兴文」。
《漢語大詞典》:修文郎
传说 晋 苏韶 死后现形,对他的兄弟说:“ 颜渊 、 卜商 ,今见在为修文郎,修文郎凡有八人,鬼之圣者。”见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引 晋 王隐 晋书。后因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 宋 陆游 《赠论命周云秀才》诗:“地下不作修文郎,天上亦为京兆尹。” 金 元好问 《密公宝章小集》诗:“袖中正有活国手,地下纔得修文郎。”
分類:现形兄弟
《漢語大詞典》:文皇
(1).指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陈,其乖甚矣。”
(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谥 文武大圣皇帝 故称。 唐 罗隐 《闻大驾巡幸》诗:“静思贵族谋身易,危觉 文皇 创业难。”宋史·寇准传:“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 ,犹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汉代卓文君。参见「卓文君」条。
2.比喻新寡之妇。《聊斋志异。卷二。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剩妾一身,茕无所依。」
《國語辭典》:文藻  拼音:wén zǎo
文采、词藻。《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唐。蒋防《霍小玉传》:「虽乏文藻,心尝乐贤。」
《國語辭典》:文思  拼音:wén sī
1.功业、道德。《书经。尧典》:「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后常用以称颂帝王。
2.作文的思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唐。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國語辭典》:文彩  拼音:wén cǎi
1.绚丽、华美的颜色。《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光明熠爚,文彩璘班。」《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只见东南上有一只五色鸟飞来库藏屋顶住著,文彩辉煌,百鸟喧噪,弥天而来。」也作「文采」。
2.文章、文辞。《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彩不表于后世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风。」也作「文采」。
《國語辭典》:文采  拼音:wén cǎi
1.绚丽的色泽。《庄子。马蹄》:「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也作「文彩」。
2.文辞、文才。《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南史。卷二六。袁湛传》:「文采遒艳,从横有才辩。」也作「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