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70,分158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序文
文历
志文
睿文
文宴
文从
文鳞
文澜
吏文
迦文
惠文冠
雕文
雕文
衡文
秉文
《國語辭典》:序文  拼音:xù wén
作者陈述作品主旨、写作过程,或他人对著作的介绍评述。《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就把在胡家听的这一席话敷衍起来,做了个序文在上。」也作「序言」。
《漢語大詞典》:文历(文曆)
亦作“ 文歷 ”。 帐册之类。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其增造减工,糙恶生弊,走弄文历,支用自由,当职官吏,固宜黜罚。”《元典章·圣政二·救灾荒》:“经过军马,亦不得强行取要。社长明置文历,如欲聚众收顿,或各家顿放,听从民便。”《元典章·兵部三·起马置历挨次》:“止有走递铺马歷一扇,别无差拨小铺马文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元年》:“应今后文武知州军、诸路釐务、总管、副总管、鈐辖、都监见辞,并令上殿,批入料钱文歷。”
分類:文历帐册
《漢語大詞典》:志文(誌文)
即墓志铭。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今葬者,必瘞誌文,盖备其必发。”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又有曰葬誌,曰誌文。”特指墓志铭中记述性散文,对有韵的墓志铭而言。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又有纯用‘也’字为节段者,有虚作誌文而铭内始叙事者,亦变体也。”参见“ 墓誌铭 ”。
《國語辭典》:墓志铭(墓誌銘)  拼音:mù zhì míng
古时埋葬死人,为防陵墓变迁,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内容分墓志与墓铭两种,墓志是散文,记死者姓名、生平;墓铭是韵文,是对死者的称颂、安慰或悼念。
《漢語大詞典》:睿文
指皇帝的文德。 唐 白居易 《德宗皇帝挽歌》之三:“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宋史·乐志十三》:“治定资神武,功成显睿文。”
分類:文德帝王
《漢語大詞典》:文宴(文讌)
亦作“ 文燕 ”。 赋诗论文的宴会。 清 曹寅 《广陵载酒歌》:“从来 淮海 盛文讌,近时翰墨崇贤科。”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沈谦之 在 蒋树存 先生家文燕,坐客 王虚舟 ……等七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杨愷 ﹞晚年归老,具盛饌招余文讌。”
《漢語大詞典》:文从(文從)
旧时写信对人的敬称。不直指其人,而婉称其仆从。 明 唐玉 《翰府紫泥全书·拜访不遇式》:“别久思深,适感夜舟之兴,擅造门下,不意文从他出。”
《漢語大詞典》:文鳞(文鱗)
(1).鱼鳞形花纹。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玢豳文鳞,赤瑕驳犖。” 吕延济 注:“玢豳、文鳞,玉文理也。”
(2).指鱼。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文鳞瀺灂,朱羽頡頏。” 唐 柳宗元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诗:“浮暉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清 彭孙遹 《苏幕遮》词:“欲倩文鳞传尺素, 娄水 无情,不肯西流去。”
《漢語大詞典》:文澜(文瀾)
文章的波澜。 明 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赵朴初 《悼郭沫若同志》诗:“ 殷 契深功探史闕, 屈 骚妍演壮文澜。”
分類:文章波澜
《漢語大詞典》:吏文
指官府文牍。新唐书·裴延龄传:“ 永贞 初,度支建言:‘ 延龄 曩列别库分藏正物,无实益而有吏文之烦。’乃詔復以还左藏。”
分類:官府文牍
《漢語大詞典》:迦文
释迦牟尼 亦称 释迦文佛 ,省称 迦文 。 南朝 齐 王融 《法门颂启》:“ 迦文 启圣,道冠百灵。” 明 屠隆 《昙花记·郊游点化》:“我不参禪不説法,终日醺醺醉麯糵。假饶撞着老 迦文 ,当头一棒便打杀。”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 迦文 开十诵,广舌演四部。”
《漢語大詞典》:惠文冠
冠名。相传为 赵惠文王 创制,故称。 汉 谓之武弁,又名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因又称“貂璫”、“貂蝉”。汉书·昌邑王刘贺传:“王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衣短衣大絝,冠惠文冠。”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治狱法冠也。’ 孟康 曰:‘今侍中所著也。’ 服虔 曰:‘武冠也,或曰 赵惠文王 所服,故曰惠文。’ 晋灼 曰:‘柱后惠文,法冠也。但言惠文,侍中冠。 孟 説是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王先谦 集解:“ 赵惠文王 , 武灵王 子也。其初制必甚麤简,金玉之饰,当即 惠文 后来所增,故冠因之而名。” 清 方文 《赠黄穆生》诗:“圣朝用人破资格,安知不冠惠文冠。”一说此冠在 惠文王 父 武灵王 效胡服时已有。见 王国维 《观堂集林·胡服考》
分類:创制
《漢語大詞典》:雕文(彫文)
(1).饰以彩绘、花纹。韩非子·十过:“四壁堊墀,茵席雕文。”旧唐书·职官志三:“中尚令,掌供郊祀之圭璧、玩器之物。中宫服饰,雕文错綵之制,皆供之。”
(2).指以彩绘、花纹为饰的物品。《韩诗外传》卷八:“士不造无用,雕文不粥於肆。”后汉书·宦者传序:“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緹绣。”
(3).犹美文。 唐 褚亮 《十八学士赞·记室参军虞世南》:“篤行扬声,雕文絶世,网罗百世,并包六艺。”
(4).刻文字于碑石。 宋 叶适 《林正仲墓志铭》:“丧死者焚尸,糜其骨,众薰合和,凌风飘颺…… 正仲 雕文禁止,治塚甓藏之,始变其俗。”
彫文:雕绘文采。晏子春秋·谏下一:“今 齐国 丈夫畊,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而君侧皆彫文刻鏤之观,此无当之管也,而君终不知。” 汉 贾谊 《虡赋》:“妙彫文以刻鏤兮,象巨兽之屈奇兮。”后汉书·郎顗传:“减彫文之饰,损庖厨之饌。”晋书·武帝纪:“二月乙亥,禁彫文綺组非法之物。”
《高级汉语词典》:雕文
刻画的花纹
《漢語大詞典》:衡文
(1).品评文章。特指主持科举考试。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李温陵相:“物情既不附,大权又不关,寒暑闭门,更无一人窥其庭。即其衡文所首举,已在词林登坊局者,更对众訕詈之,以明大义灭亲。” 清 刘大櫆 《前工部左侍郎张公墓志铭》:“上尝称公谨飭,屡畀以衡文之任。”儒林外史第三回:“本道奉旨到此衡文,难道是来此同你谈杂学的么?”
(2).泛指评选文章。 鲁迅 《集外集·选本》:“纵使选者非常胡涂,如儒林外史所写的 马二先生 ,游 西湖 漫无准备,须问路人,吃点心又不知选择,要每样都买一点,由此可见其衡文之毫无把握罢。”
《國語辭典》:秉文  拼音:bǐng wén
作文。《魏书。卷三六。列传。李顺》:「各秉文而经武,故天平而地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徵圣》:「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分類: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