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70,分158页显示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识文谈字
实有文理
实用文
深文大义
深文附会
深文傅会
深文峻法
深文巧诋
深文曲折
深文周纳
深文周内
身无分文
射电天文学
声名文物
声明文物
《國語辭典》:识文谈字(識文談字)  拼音:shì wén tán zì
会读书识字。《孤本元明杂剧。薛苞认母。第二折》:「孩儿也,你是个识文谈字的人。」
《國語辭典》:识文断字(識文斷字)  拼音:shì wén duàn zì
会读书认字。如:「古时乡间女子能识文断字的,屈指可数。」
分類:知晓文字
《分类字锦》:实有文理(实有文理)
礼记孟秋之月食麻与犬注麻实有文理属金犬金畜也
《漢語大詞典》:实用文(實用文)
即应用文。
分類:应用文
《漢語大詞典》:深文大义(深文大義)
深奥的大道理。 叶圣陶 《四三集·招魂》:“谈话不敷衍,不散漫,即使并没有什么深文大义谈出来,但灵魂与灵魂对面,总觉有古人诗句‘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的乐趣。”
《漢語大詞典》:深文附会(深文附會)
见“ 深文傅会 ”。
《漢語大詞典》:深文傅会(深文傅會)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明史·仁宗纪:“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亦作“ 深文附会 ”。明史·徐石麟传:“当是时,帝以威刑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附会,予重比。”
《漢語大詞典》:深文傅会(深文傅會)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明史·仁宗纪:“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亦作“ 深文附会 ”。明史·徐石麟传:“当是时,帝以威刑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附会,予重比。”
《漢語大詞典》:深文峻法
犹言严刑峻法。北齐书·李稚廉传:“ 显祖 尝召见,问以治方,语及政刑宽猛,帝意深文峻法, 稚廉 固以为非,帝意不悦。”
分類:严刑峻法
《國語辭典》:深文巧诋(深文巧詆)  拼音:shēn wén qiǎo dǐ
深文,严苛的引用法律条文。巧诋,巧妙的诋毁别人。深文巧诋指巧妙的引用严苛的法律,陷人入罪。《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明史。卷一六四。左鼎传》:「小民无知,情贷可也。官吏深文巧诋,与故杀何异?」也作「深文巧劾」。
《漢語大詞典》:深文曲折
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宦海》第六回:“他却要卖弄自己的精明,张大自家的势燄,深文曲折的送了这个人的脑袋,方才觉得心中舒服。”
《國語辭典》:深文周纳(深文周納)  拼音:shēn wén zhōu nà
深文,严苛的法律条文。周纳,详密的构织罪状。深文周纳指不根据事实,而巧妙的援引苛刻的法条,陷人入罪。「纳」文献异文作「内」。清。方苞〈结感录〉:「始部胥承行是狱者,以求索不遂,于余独深文周内,无何,以他事黜。」
分類:深文周纳
《漢語大詞典》:深文周内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清 钱谦益 《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狱,必以情本伦常依法比,不为深文周内。”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谳狱引律同而不同:“余合二事观之,前之所断,不愧南山铁案,盖其情实可诛,则虽死而无怨也;后之所断,不免深文周内,罪不当死而死。”亦作“ 深文周纳 ”。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可惨与可笑》:“这也许是‘刀笔吏’式的深文周纳。” 郭沫若 《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假使是这样,那么 韩非 的非难不免有类深文周纳。”参见“ 深文 ”。
《漢語大詞典》:深文周内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清 钱谦益 《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小大之狱,必以情本伦常依法比,不为深文周内。”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谳狱引律同而不同:“余合二事观之,前之所断,不愧南山铁案,盖其情实可诛,则虽死而无怨也;后之所断,不免深文周内,罪不当死而死。”亦作“ 深文周纳 ”。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可惨与可笑》:“这也许是‘刀笔吏’式的深文周纳。” 郭沫若 《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假使是这样,那么 韩非 的非难不免有类深文周纳。”参见“ 深文 ”。
《國語辭典》:深文  拼音:shēn wén
1.制订或引用法律条文严苛。《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
2.含意深远或艰奥的文章。如:「深文奥义」。
《國語辭典》:身无分文(身無分文)  拼音:shēn wú fēn wén
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比喻穷困。如:「为了治病,他花光所有积蓄,如今已是身无分文。」
《國語辭典》:射电天文学(射電天文學)  拼音:shè diàn tiān wén xué
一种用无线电技术,研究天体发射出的电波的科学。即利用电波和光波等电磁辐射波探索宇宙。
《漢語大詞典》:声名文物(聲名文物)
见“ 声明文物 ”。
《漢語大詞典》:声明文物(聲明文物)
语本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后以“声明文物”谓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皇帝以天下太平,登封 东岳 ,声明文物,振耀古今。” 宋 邵雍 《五帝》诗:“五帝之时似日中,声明文物正融融。”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昔 希腊 之 雅典 ,当其为独立国也,声明文物甲天下。”亦作“ 声名文物 ”。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矧二百年间,声名文物,其人才往往有瑰瑋絶特者错列其中。”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宣言》:“倘不及早维持,乘时发奋,则数千年声名文物之邦,累世代冠裳礼义之族,从此沦亡,由兹泯灭,是谁之咎?”
《漢語大詞典》:声明文物(聲明文物)
语本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后以“声明文物”谓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皇帝以天下太平,登封 东岳 ,声明文物,振耀古今。” 宋 邵雍 《五帝》诗:“五帝之时似日中,声明文物正融融。”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昔 希腊 之 雅典 ,当其为独立国也,声明文物甲天下。”亦作“ 声名文物 ”。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矧二百年间,声名文物,其人才往往有瑰瑋絶特者错列其中。”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宣言》:“倘不及早维持,乘时发奋,则数千年声名文物之邦,累世代冠裳礼义之族,从此沦亡,由兹泯灭,是谁之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