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峻笔(峻筆)  拼音:jùn bǐ
文笔深刻遒劲。唐。骆宾王〈畴昔篇〉:「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
分類:高超文笔
《漢語大詞典》:尹卿笔(尹卿筆)
唐 尹思贞 文笔严峻,风厉善政,不徇私情,当时称其为 尹卿 笔。旧唐书·尹思贞传:“时卿 侯知一 亦厉威严,吏人为之语曰:‘不畏 侯卿 杖,惟畏 尹卿 笔。’”
《漢語大詞典》:窈峭
(1).高峻峭拔。 清 黄景仁 《龙井》诗:“浪苍天补色,窈峭地掀根。”
(2).谓文笔遒劲。 朱祖谋 《冬夜检时贤诗率缀短章》诗:“海嶠诗人 黎简民 ,新声窈峭出天真。”
《漢語大詞典》:峨嶪
亦作“峩嶪”。 高大貌。亦以形容文笔挺拔。
《漢語大詞典》:别骛(别騖)
(1).分驰。后汉书·马融传:“徽嫿霍奕,别騖分奔,骚扰聿皇,往来交舛,纷纷回回,南北东西。”
(2).比喻文笔伸展自如,另辟蹊径。 清 恽敬 《与卫海峰同年书》:“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騖,力脱前人之所为。”
《漢語大詞典》:迟晦(遲晦)
谓文笔缓慢而晦涩。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十:“平生所作不数卷,然以约敌繁、密胜疏、精掩麤。同时惟 吕太史 赏重,不知者以为迟晦。”
《漢語大詞典》:旋风笔(旋風筆)
形容文笔快捷。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旋风笔:“ 魏博 田承嗣 签治文案如流水,吏人私相谓曰:‘世罕有此旋风笔。’”
《漢語大詞典》:稚笔(稚筆)
亦作“穉笔”。 文笔不老练流畅;书法笔力不够劲挺凝炼。 明 李东阳 《拟杨文懿公谥议》:“叙事写物迭出层见,伟然成一家之言,尤晚生穉笔所覬望而不可及者。” 明 王世贞 《苏书〈连昌宫辞〉帖》:“ 坡 此书作行草,极有姿态,而中不无穉笔。”
《国语辞典》:弄笔端(弄笔端)  拼音:nòng bǐ duān
摇笔杆卖弄文笔。《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上》:「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
《漢語大詞典》:燕然笔(燕然筆)
汉 班固 为 窦宪 作《封燕然山铭》,记其功勋。后以“燕然笔”指歌颂战功的文笔。 唐 羊士谔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诗:“当奋 燕然 笔,铭功向 陇 头。”
《漢語大詞典》:奥峭
谓文笔典雅峭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以 黄山谷 之奥峭,宜薄 西崑 矣。” 清 秦笃辉 《平书》卷八:“文章须于平实之中寓奥峭之致。平实者,理也;奥峭者,笔也。”
《漢語大詞典》:峭健
形容文笔刚健。 宋 吴可 藏海诗话:“ 欧公 云:古诗时为一对,则体格峭健。”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五:“此等句语雄奇峭健,宜必有超軼絶尘之句以终之。”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三》:“ 元 康里巙 书学 祈公 者也,然 元 人笔力稍峭健於 宋 ,其能书诸家亦多於 宋 。”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虞山妖乱志撰人》:“是书笔法峭健,颇似 龙门 。”
分類:文笔刚健
《漢語大詞典》:云慝(雲慝)
喻文笔如云波之变幻多姿。 清 方文 《云间五子诗·彭燕又宾》:“文区既波诡,辞府亦云慝。”
《国语辞典》:凌云健笔(凌云健笔)  拼音:líng yún jiàn bǐ
形容诗文风格豪迈脱俗,文笔简洁有力。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国语辞典》:生花之笔(生花之笔)  拼音:shēng huā zhī bǐ
比喻文笔精妙,灵活生动,有写作才华。参见「梦笔生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