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5,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发端
翰墨林
篇端
文句
章门
音义
昆玉
华侈
恣肆
腐败
名文
散珠
魁星
风徽
辞翰
《國語辭典》:发端(發端)  拼音:fā duān
开始。《续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及仲宣靡密,发端必遒。」
《漢語大詞典》:翰墨林
笔墨之林。比喻文章汇集之处,犹文坛。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游思竹素园,寄辞翰墨林。” 宋 陆游 《书叹》诗:“早得虚名翰墨林,谢归忽已岁时侵。” 陈寅恪 《昨闻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诗:“而今举国皆沉醉,何处千秋翰墨林。”
《漢語大詞典》:篇端
文章或著作的开首。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重刊〈闺范〉序:“斯世斯民,有能观感兴起,毅然以往哲自励,则是图之刻,不为徒为。因叙厥指,以冠篇端。”
分類:文章著作
《國語辭典》:文句  拼音:wén jù
文章的词句。《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下。景鸾传》:「作易说及诗解,文句兼取河洛。」
《漢語大詞典》:章门(章門)
(1).谓文章的纲领、要点。北史·儒林传下·马光:“尝因释奠,帝亲幸国子学,王公已下毕集, 光 升坐讲,启发章门。”
(2). 赣州 的别称。其地 汉 时属 豫章郡 ,故称。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身縻东观愿虽阻,目注 章门 心岂捨?” 清 朱仕琇 《罗台山邓先生墓表》:“ 明 阳明 王先生 讲学 章门 ,而 雩 始有 何 、 黄 、 袁 、 管 四先生出。”
《國語辭典》:音义(音義)  拼音:yīn yì
1.文字的读音及意义。《康熙字典。凡例》:「今于音义相同之字,止云:『注见某字』,不载音义。」
2.注释典籍上字音和字义的一种著作体式。如《屈宋古音义》、《一切经音义》等。
《國語辭典》:昆玉  拼音:kūn yù
称人兄弟的敬词。《西游记》第四三回:「我且饶你这次:一则是看你昆玉分上;二来只该怪那厮年幼无知,你也不甚知情。」也作「昆玉」。
《國語辭典》:昆玉(崑玉)  拼音:kūn yù
1.昆崙山所产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洁、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琎则志烈秋霜、心贞昆玉。」
2.陆机兄弟生于昆山,后人便以昆玉来敬称别人兄弟。如:「多年不见,不知贤昆玉近来可好?」也作「昆玉」。
《漢語大詞典》:华侈(華侈)
(1).豪华奢侈。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多取良人美女以为姬妾,皆珍饰华侈,拟则宫人。” 宋 欧阳修 《论罢修奉先寺等状》:“ 开宝 、 兴国 两寺塔殿,并皆焚烧荡尽,是以见天意厌土木之华侈,为陛下惜国力民财,谴戒丁寧,前后非一。”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卷二:“ 神宗 朝,官膳丰盛……彼时内臣甚富,皆令轮流备办,以华侈相胜。”
(2).指文章华丽、铺陈。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鑠,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國語辭典》:恣肆  拼音:zì sì
1.放纵。《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中。张巡传》:「士多豪猾,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言邓艾专权恣肆,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矣。」
2.形容文笔或言论等豪放不拘。宋。曾巩 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可穷。」
《國語辭典》:腐败(腐敗)  拼音:fǔ bài
1.腐烂败坏。《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2.思想行为颓丧不振。如:「他因结交恶友,生活日趋腐败堕落。」
3.政治腐化,社会风气败坏。《文明小史》第四七回:「诸事文明,断非中国腐败可比。」
《漢語大詞典》:名文
(1).谓以文书出名。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有俗材而无雅度者,学知吏事,乱於文吏……昼夜学问,无所羞耻,期於成能名文而已。”
(2).著名的文章。 鲁迅 《三闲集·匪笔三篇》:“在我的估计上,这类文章的价值却并不在文人学者的名文之下。”
《分类字锦》:散珠(散珠)
文心雕龙茂先摇笔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
分类:文章
《國語辭典》:魁星  拼音:kuí xīng
1.北斗七星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一说为其中离斗柄最远的一颗星。
2.神话传说中掌文运的神。本作奎星,俗就魁字取象,造为鬼举足而起斗之像。
《漢語大詞典》:风徽(風徽)
(1).风范,美德。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绸繆结风徽,烟煴吐芳讯。” 明 宋濂 《径山悦堂禅师四会语序》:“仰前哲之风徽,作后武之距度,究其遗辙,足证新功。” 郭沫若 《新华颂·西伯利亚车中》:“壮怀激烈望南天, 黎利 风徽似昔年。”
(2).谓以风范影响和传播。魏书·李崇传:“养黄髮以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用能享国长久,风徽万祀者也。”
(3).指文章的完美风格。旧唐书·文苑传序:“近代唯 沈隐侯 斟酌《二南》,剖陈三变,攄 云 渊 之抑鬱,振 潘 陆 之风徽。”
《漢語大詞典》:辞翰(辭翰)
(1).文章,著述。文选·王俭〈褚渊碑文〉:“眇眇玄宗,萋萋辞翰。” 李善 注:“ 蔡邕 《何休碑》曰:‘辞述川流,文章云浮。’” 李周翰 注:“言辞翰盛如草华也。” 唐 皮日休 《白太傅》诗:“谁谓辞翰器,乃是经纶贤。” 清 黄宗羲 《钱屺轩先生七十寿序》:“所谓古文者,非辞翰之所得专也。一规一矩,一折一旋,天下之至文生焉。其又何假於辞翰乎?”
(2).指书翰。北史·房彦谦传:“﹝ 薛道衡 ﹞重 彦谦 为人,深加友敬。及为 襄州 总管,辞翰往来,交错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