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29,分6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小饮不妨文字(又作:文字饮)
文字觑天巧
鲁恭文字
词典
文字
文字饮
文字禅
文字缘
文字交
古文字
文字癖
文字狱
文字学
新文字
死文字
语言文字
典故 
小饮不妨文字
  
阿买才劣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七〈醉赠张秘书〉
人皆劝我酒,我若耳不闻。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所以欲得酒,为文俟其醺。酒味既冷冽,酒气又氛氲。性情渐浩浩,谐笑方云云。此诚得酒意,馀外徒缤纷。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今我及数子,固无莸与薰。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方今向太平,元凯承华勋。吾徒幸无事,庶以穷朝曛。
典故
文字觑天巧
 
窥天巧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规谋背时利】,文字觑天巧。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炒【案:音炒。】。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弱拒喜张臂,猛拿閒缩爪。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典故
鲁恭文字

相关人物
刘馀(鲁恭王)

参考典故
鲁壁书


《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
鲁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
《汉书》卷五十三《鲁恭王馀传》
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例句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杜甫 玉台观

《國語辭典》:文字  拼音:wén zì
1.人类用来表示观念、记录语言的符号。
2.文书。《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您去攻破宋州,为我夺取张节使归娘。才得,便发文字来报我。」《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有甚事烦恼?想是县里有甚文字不了。」
3.文章、书籍。《董西厢》卷三:「早收拾琴囊,打叠文字。」《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青邱文字,虽其中并无毁谤朝廷的言语,既然太祖恶其为人,且现在又是禁书,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罢。」
《國語辭典》:文字饮(文字飲)  拼音:wén zì yǐn
以文字佐酒,即一边饮酒,一边赋诗论文。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漢語大詞典》:文字禅(文字禪)
用诗文阐发的禅理。 宋 戴复古 《寄报恩长老恭率翁》诗:“好留一室舘狂客,早晚来参文字禪。”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不改其乐:“《谈苑醍醐》云:‘有问予 颜子 不改其乐,所乐者何事?予曰:且问子,人不堪其忧,所忧者何事?知世人之所忧,则知 颜子 之所乐矣。’……此我辈文字禪,不须更下一转语也。”
《漢語大詞典》:文字缘(文字緣)
以文章交往而结成的因缘。 宋 吕本中 《九日晨起》诗:“了了江山梦,区区文字缘。” 清 黄景仁 《冬夜观耶律文正公像》诗:“昔时展墓今展画,为结一重文字缘。”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謁公 金陵 ,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亦省作“ 文缘 ”。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此地结文缘,俛仰熟眉嫵。”
《國語辭典》:文字交  拼音:wén zì jiāo
因研讨写作而结成的朋友关系。《宋史。卷三九五。陆游传》:「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
《國語辭典》:古文字  拼音:gǔ wén zì
古代的文字。特指秦以前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
《漢語大詞典》:文字癖
酷爱写文章的癖好。 宋 陈造 《八月晦试院中作》诗:“官居课程地,生有文字癖。”
《國語辭典》:文字狱(文字獄)  拼音:wén zì yù
专制时代,因为文字上的关系而引起的罪案。以清朝为最多。
《國語辭典》:文字学(文字學)  拼音:wén zì xué
研究文字的形、音、义及其演变的学术。
《漢語大詞典》:新文字
三十年代前期一部分文化人鉴于汉字难认、难写、不利大众学习的缺点,主张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当时称这种拼音文字为新文字。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当没有看见拉丁化的新文字之前,就很难明确的断定以前的注音字母和罗马字拼法,也还是麻烦的,不合实用,也没有前途的文字。” 朱自清 《论通俗化》:“于是乎已故的 宋阳 先生指出这是绅士们的白话,他提倡‘大众语’,这当儿更有人提倡拼音的‘新文字’。”
《国语辞典》:死文字  拼音:sǐ wén zì
已经废弃不通行的文字。也称为「死字」。
《高级汉语词典》:语言文字
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
分类:语言文字
《漢語大詞典》:天葩
非凡的花,常比喻秀逸的诗文。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东野 动惊俗,天葩吐奇芬。” 宋 欧阳修 《会饮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从》诗:“诗翁文字发天葩,岂比青红凡草木。” 明 宋濂 《〈詹学士文集〉序》:“萃灵凤之彩毛,擷天葩之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