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复照(復照)
(1).一国政府将自己对于彼此有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答复另一国政府。 茅家琦 《太平天囯对外关系史》第八章第三节:“ 幼赞王 蒙时雍 等代表 太平天囯 政府复照 宾汉 ,痛斥他的无理挑衅。”
(2).指上述性质的外交文件。 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一编第八章二:“几天后, 太平天囯 发出复照。”
《漢語大詞典》:符牒
(1).符移关牒等公文的统称。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 宋 叶适 《宋邹卿墓志铭》:“翁一生姓名不悬符牒,足趾不履官府。”
(2).官符和度牒。官府给予僧道的证明文件。 宋 苏轼 《赵清献公神道碑》:“ 剑州 民 李孝忠 集众二百餘人,私造符牒,度人为僧。”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记》:“ 縉 为宰相,给中书符牒,令 臺山 僧数十人分行郡县,聚徒讲説以求货利,於是此山名闻外夷。”
《國語辭典》:公报(公報)  拼音:gōng bào
1.政府机关专为刊登法令法规或其他事项所发行的定期刊物。
2.国际会议结束后,对外发布的公开声明,说明会中讨论的结果。
《漢語大詞典》:起文
(1).撰文;撰稿。周礼·天官·宰夫“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 汉 郑玄 注:“赞治,若今起文书草也。”
(2).向上级呈报文件。《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料得尸首已是腐烂,大大送个东道与 婺源县 该房,起文关解。”《歧路灯》第九九回:“ 谭绍闻 道:‘咱两个还得起文取结,方得部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出鈌悬鈌,监贡举进某年中式援纳,曾否考职于某年月,起文赴部。”
《國語辭典》:證明  拼音:zhèng míng
引證确实。《晋书。卷五○。曹志传》:「父子證明,足以为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你道这女儿三生,一生被害,一生索债,一生證明讨命,可不利害么?」
《國語辭典》:通报(通報)  拼音:tōng bào
1.通知、传达。《董西厢》卷七:「恰正心头闷,见红娘通报,有人唤门。」《红楼梦》第六四回:「原是贾琏贾珍素日亲密,又是弟兄,本无可避忘之人,自来是不等通报的。」
2.机关内将某事通告本机关全体同仁时使用的文件。也作「通告」。
《國語辭典》:签署(簽署)  拼音:qiān shù
在文书上签字署名。如:「签署条约」。
《漢語大詞典》:签书(簽書)
(1).签字署名。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凡文书非与长吏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 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右丞 许将 既随众签书进拟,而復论奏其不便,因此进拟文字,为圣旨所却。”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往时执政签书文字,卒著帽衣盘领紫背子,至 宣和 犹不变也。”
(2).官名。 宋 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本作“签署”, 宋 人因避 英宗 ( 赵曙 )讳,改作“签书”。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师保辅相·签枢:“又《宋朝会要》曰, 太平兴国 四年正月以 石熙载 为枢密直学士,签署枢密院事。签书之名,自此始也。 治平 中避 英宗 嫌名,改曰签书。”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军机处职官古称:“宋史枢密院又有此称,谓枢密使、知院事,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则枢密使及知院事犹今之军机大臣,而同知副使、签书犹今之军机章京也。”
《漢語大詞典》:令状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的文件。例如:收回被侵占土地的令状。
合法当局授权某人做某事的令状或命令书
《漢語大詞典》:格文
犹公文,正式文件。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废等第:“况礼部格文,本无等第,府解不合区分。”
《國語辭典》:案卷  拼音:àn juàn
公司机关中归档的文件,每一案成为一卷,称为「案卷」。今亦称公司机关分类汇存的文件。《荡寇志》第二七回:「经承书办,手捧案卷在旁,并将各犯名单呈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前几天我偶然翻检旧案卷,见前任官内,罗魏氏已经告过他一次忤逆。」也称为「卷宗」。
《國語辭典》:协议(協議)  拼音:xié yì
1.共同商议。宋。崔公度〈感山赋〉:「同德一心,齐力协议。」也作「协商」。
2.经过谈判、协商后所决议共同遵守的约定。如:「这个方案几经磋商,终于达成协议。」
《漢語大詞典》:金字牌
宋 代驿传中以最快的速度发送文件的“急脚递”所悬的木牌。因其为朱漆黄金字,故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驛传旧有三等…… 熙寧 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宋史·舆服志六:“又有檄牌,其制有金字牌、青字牌、红字牌。金字牌者,日行四百里,邮置之最速递也。” 明 李东阳 《金字牌》诗:“金字牌,从天来,将军慟哭班师迴。”
《漢語大詞典》:番书(番書)
指少数民族或外国的文字。亦指用此种文字所写的文件、书信等。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玄宗 敕宣翰林学士,拆开番书,全然不识一字。” 清 金农 《游海会寺》诗:“经残未覩番书妙,佛古犹传塑像工。” 清 沈大成 《学福斋杂著·西洋测时仪记》:“大仪者,大圜也;小仪者,小圜也:皆番书。”
《漢語大詞典》:进画(進畫)
(1).谓献计策划。隋书·房陵王勇传:“﹝ 萧子宝 ﹞进画姦谋,要射荣利,经营间构,开造祸端。”
(2).谓进呈文件给皇帝圈阅审批,然后发布施行。新唐书·百官志二:“凡詔旨制敕,璽书册命,皆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行。”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二月辛亥, 安禄山 使副将 何千年 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 汉 将,上命立进画,给告身。” 胡三省 注:“进画者,命中书为发日敕,进请御画而行之。”明史·职官志一:“凡上之达下,曰詔,曰誥,曰制,曰册文,曰諭,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
《國語辭典》:送达(送達)  拼音:sòng dá
1.法律上指法院依法定方式,将判决书及诉状等亲自交付或由邮政单位送至诉讼关系人。若不能交付时,会使其具有知悉机会的行为。
2.把东西送到当事人手中。如:「收发人员将公文、卷宗送达各专属单位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