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3,分3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一身
一家
一道
一尊
一个
一带
一面
一幅
一发
一条
一本
一轮
一钱
一区
一则
《國語辭典》:一身  拼音:yī shēn
1.一人。如:「孑然一身」。
2.一身之长度。《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3.全身。《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红楼梦》第三一回:「一交栽在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
4.衣服一套。《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说罢进去更衣,停了好一会才走出来,却换了一身时髦的装束。」也作「一身儿」。
5.独子单传。唐。韩愈 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國語辭典》:一家  拼音:yī jiā
1.每个人、一个人。《水浒传》第三回:「陈达、杨春赶上,一家一朴刀,结果了两个性命。」
2.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回:「孩儿央及将军痛饮几杯,吾一家全靠著将军哩。」
《國語辭典》:一道  拼音:yī dào
1.唯一的方法。《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2.一条通路。《北史。卷九七。西域传。序》:「自玉门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车师,为一道。」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诗之二:「深林开一道,青嶂成四邻。」
3.一起、一并。唐。李白 秋浦歌一七首之一三:「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且打交你尘簌簌,一道与男女揣个骨看。」也作「一道儿」。
4.量词。如:「一道菜」、「一道公文」、「一道彩虹」。
《漢語大詞典》:一尊
(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
(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来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脚 ,只抢得一尊观音小龕,一轴 痴珠 小照,其餘都归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经 《落花》诗:“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國語辭典》:一个(一個)  拼音:yī ge
1.表示数量,单个。用于人或其他事物。如:「一个人」、「一个理想」。《三国演义》第七回:「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老残游记》第四回:「在两间堆破烂农器的一间屋子里,搜出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七八件衣裳。」
2.指示特定的境地或程度。多用在副词前。如:「吃了一个饱。」「淋了一个透。」《红楼梦》第八回:「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简称为「个」。
3.整个。如:「一个冬天儿都没出街门儿。」
《國語辭典》:一带(一帶)  拼音:yī dài
1.形容景物绵长似带子。《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红楼梦》第一四回:「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2.一大片。泛指某处及附近相连属的地方。《三国演义》第六二回:「此间一带,正靠涪江,江水大急。」《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边一带绿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
《國語辭典》:一面  拼音:yī miàn
1.一个完整的部分。如:「独当一面」。《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张良》:「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孽海花》第五回:「庄寿香大刀阔斧,气象万千,将来可以独当一面。」
2.两种动作同时进行时,用「一面」以为副词。《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一面著人去追他转来,便有下落;一面著人去报他大娘子到来,再作区处。」《老残游记》第六回:「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一面吃酒,一面说话。」
3.见面一次。如:「我跟他见过一面。」《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的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4.另一个角度或另一种面目。如:「今天才知道,外表冷漠的他原来也有仁慈的一面。」
5.单一方面。如:「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还要再仔细求證才好。」《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官人方才说『听不得一面之词』,我想人众则公,明日约同衙门几位朋友大家禀一声,必然听信。」
6.满脸。唐。李白 赠段七娘诗:「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7.表示数量,用于扁平的物品或整片的景物。《红楼梦》第一二回:「说毕,从搭连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屋后横七竖八,几棱窄田埂,远远的一面大塘,塘边都栽满了榆树、桑树。」
《漢語大詞典》:一幅
(1).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后汉书·符融传“幅巾奋褒” 唐 李贤 注:“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贵者綾锦裙襦,上施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缜菜示德逢》诗:“ 陶 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朱子语类卷一○六:“只以一幅纸,截作三片。”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报中,针对矿山机关一些同志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刊出了一幅漫画。”
(2).表数量。用于景物。犹一片。 宋 陆游 《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诗:“接罗一幅烟雾薄,舴艋八尺鳧鷖轻。”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一幅秋光舒復卷,谁教尘土涴人衣。”
《國語辭典》:一发(一發)  拼音:yī fā
1.更加、越是。《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怎的如老哥会弹一曲琴,也觉得消遣些。近来想是一发弹的好了。」《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听了,一发鬨声拍手道妙。」
2.一同。《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
3.发射一次。《韩非子。显学》:「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4.一经发作。《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5.乾脆、索性。《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红楼梦》第三三回:「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漢語大詞典》:一条(一條)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國語辭典》:一本  拼音:yī běn
1.同源。《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
2.校勘用语。指另一个版本。如:「一本作某某。」
3.表示数量的多寡:(1)文书一册。《儒林外史》第一回:「危老爷已自问了罪,发在和州去。我带了一本邸抄来与你看。」(2)草木一株。如:「腊梅一本」。(3)戏曲一折或数折合成的一个段落。《儒林外史》第二回:「点了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故事。」
4.完全根据。《新五代史。卷六○。职方考》:「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以容,岂非一本于道德哉!」
《國語辭典》:一轮(一輪)  拼音:yī lún
1.比喻圆形的事物。《三国演义》第六一回:「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过了一回,回头看见一轮明月升上来。」
2.配合于十二地支,十二年一循环称为「一轮」。《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马三爹比我小一轮,属牛的,今年七十一。」
3.轮流一周。也作「一轮儿」。
《漢語大詞典》:一钱(一錢)
(1).一文钱。亦指极少的钱。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紿为謁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唐 李白 《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唐 杜甫 《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2).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朱子语类卷十六:“如秤子钉盘星上加一钱,则称一钱物,便成两钱重了。”宋史·律历志一:“以御书真草行三体 淳化 钱,较定实重二銖四絫为一钱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为一称之则。”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以钱代铢:“古算法二十四銖为两……近代算家不便,乃十分其两,而有钱之名,此字本是借用钱币之钱,非数家之正名。”
(3). 清 时 吴 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板儿》:“今 吴 俗犹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此旧语之未泯者也。”
《漢語大詞典》:一区(一區)
(1).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
(2).表数量。指一块田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 元 刘因 《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试地先栽芋一区。”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买田一区、屋数楹于 杜曲 。”
(3).表数量。指一所宅院。后汉书·刘盆子传:“赐宅人一区,田二顷。” 宋 陈师道 《徐氏闲轩》诗:“君寧平世经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恰行过一区道院,几处斋堂。”
(4).一类;一团。 晋 张华 《鹪鹩赋》:“阴阳陶蒸,万品一区。” 宋 胡宏 《胡子知言·疑义》:“今以天理人欲,混为一区,恐未允当。”
《國語辭典》:一则(一則)  拼音:yī zé
1.一条、一项。如:「一则新闻」、「一则广告」。
2.分条叙说数事时,用以表示第一条或并列的二条。如:「便利超商有很多个好处:一则民生小用品齐全,二则价格合理公道,三则设置密度大,购买方便。」《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