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2,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敬田
敬中
朝敬
齐敬
信敬
敬恪
敬齐
敬输
敬执
敬敏
恪敬
廉敬
念敬
敬尚
敬语
《漢語大詞典》:敬田
佛教语。指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便会产生无量的福分。田,指产生福报。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十下:“上不见经佛敬田可尊,下不见亲恩之德。”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信尚敬田,作为塔庙,追存实相,加名宝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释氏法论,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贫穷曰悲田。”
《漢語大詞典》:敬中
敬修内智。庄子·庚桑楚:“备物以将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 成玄英 疏:“中,内智也。”
《漢語大詞典》:朝敬
犹朝觐,致敬。宋书·徐广传:“臣年时衰耄,朝敬永闕,端居都邑,徒增替怠。”
分類:朝觐致敬
《漢語大詞典》:齐敬(齊敬)
庄严恭敬。礼记·檀弓下:“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饗,亦以主人有齐敬之心也。”国语·楚语下:“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
《漢語大詞典》:信敬
信奉崇敬;信任敬重。周书·儒林传·卢光:“﹝卢光﹞性崇佛道,至诚信敬。”南史·毛脩之传:“ 谦之 为 魏 太武帝 信敬,营护之,故不死。”
《漢語大詞典》:敬恪
恭敬谨慎。《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以千载徼幸,得备州民,远隔 江 川,敬恪未显,瞻望云景,天实为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世庙 尊崇元教,无往而不敬恪也。”
《漢語大詞典》:敬齐(敬齊)
恭敬严肃。礼记·祭义:“敬齐之色,不絶於面。” 孔颖达 疏:“恭敬齐庄之色不离絶於面。”
分類:恭敬严肃
《韵府拾遗 虞韵》:敬输(敬输)
蜀志请命告诚敬输忠款
《漢語大詞典》:敬执(敬執)
敬爱。执,犹爱。管子·枢言:“先王之书,心之敬执也,而众人不知也。”
分類:敬爱
《漢語大詞典》:敬敏
谨慎明敏。《周礼·地官·闾胥》:“书其敬敏任恤者。”《孔子家语·辨政》:“ 晏子 於君为忠臣,而行为敬敏。”
分類:谨慎明敏
《漢語大詞典》:恪敬
谨慎恭敬。 唐 李翱 《祭杨仆射文》:“公自登朝,及於谢政,善接交友,居官恪敬。”
分類:谨慎恭敬
《漢語大詞典》:廉敬
清廉而忠于职守。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三曰廉敬。” 郑玄 注:“敬,不解于位也。” 清 陈康祺 《壬癸藏札记》卷十:“故 文端 誌公墓,其铭词有曰:‘治称廉敬,功翼典謨。’殆非阿好云。”参见“ 廉善 ”。
《漢語大詞典》:廉善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韵府拾遗 敬韵》:念敬
书子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疏盘庚欲使群臣同心为善欲勉力大佐助之使皆念敬我众民也
《漢語大詞典》:敬尚
崇尚。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分類:崇尚
《漢語大詞典》:敬语
含恭敬口吻的语言。例如:讲敬语、懂外语的服务员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