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凛烈
(1).凛冽,寒冷。 晋 傅玄 《大寒赋》:“天地凛烈,数极气否,严霜夜结,悲风昼起。”《水浒传》第二六回:“只见灵牀子下卷起一阵冷气来,真箇是盘旋侵骨冷,凛烈透肌寒。”《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 杜子春 ﹞偶然打向西门经过,时值十二月天气,大雪初晴,寒威凛烈。”
(2).严肃忠烈,令人敬畏。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再生缘》第二九回:“胸垂宝镜黄金字,体掛红袍白玉鞓;气象翻新加凛烈,仪容此时更精神。” 郭沫若 《羽书集·不要怕死》:“对于方今的气节凛烈的阵亡将士,由国家加以崇隆的表扬以外,为文艺者应该尽力以诗文来表彰,使成为一般人的楷模。”
《国语辞典》:魄动(魄动)  拼音:pò dòng
震慑、敬畏。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官。」
《漢語大詞典》:避道
旧时礼节,遇尊长于道,避退一旁,以示敬畏。后汉书·冯异传:“ 异 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輒引车避道。”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街司促 光祖 辈避道, 光祖 辈出语不逊。”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三》:“京师内臣,虽至贱者,路遇相君,亦扬鞭交臂,不肯避道。”
《漢語大詞典》:啸咤(嘯咤,嘯吒)
亦作“ 啸吒 ”。大声呼吼。形容令人敬畏的声威。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论:“虽彊毅之国不能擅一时之势,豪杰之士无所骋啸咤之心。”晋书·简文帝纪论:“﹝ 简文帝 ﹞于时西踰 剑岫 而跨 灵山 ,北振长 河 而临清 洛 ; 荆 吴 战旅,啸吒成云。”《陈书·废帝纪》:“指挥啸咤, 湘 郢 廓清,闢地开疆, 荆 益 风靡。” 唐 李白 《赠何七判官昌浩》诗:“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國語辭典》:凛慄(凜慄)  拼音:lǐn lì
遭受酷寒而颤抖。唐。杜甫〈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漢語大詞典》:禀畏(稟畏)
亦作“禀畏”。 犹敬畏。 宋 范仲淹 《又上吕相公书》:“众皆望风禀畏,以济边事。”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年:“诸将 田神功 等不復稟畏, 光弼 愧恨成疾。”
分類:敬畏
《國語辭典》:独眼龙(獨眼龍)  拼音:dú yǎn lóng
瞎了一只眼睛仍十分勇猛的人。《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独眼龙,誇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此语今多含讥讽、谐谑之意。如:「小郭不小心伤了一只眼睛,这下可成了独眼龙了。」
《國語辭典》:战色(戰色)  拼音:zhàn sè
1.脸上显现战慄敬畏的神色。《论语。乡党》:「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
2.战争的气氛。唐。杨乘。〈甲子岁书事〉:「风雷随出师,云霞有战色。」
《漢語大詞典》:凛严(凛嚴)
严肃;可敬畏的样子。白雪遗音·马头调·窝媚:“与那些,得时的二爷把帖换,威风凛严。”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她的仪态和蔼中带点凛严。”
分類:严肃敬畏
《漢語大詞典》:耸视(聳視)
敬畏地注视。耸,通“ 竦 ”。《旧唐书·崔琯传》:“庄色于朝,羣公耸视;讜词不挠,淑问攸归。”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 狄武襄 青 征 儂智高 时,大兵始出 桂林 之南,道旁偶一大庙,人谓其庙甚神灵。 武襄 遽为驻节而祷之焉……乃取百钱自持之,且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期尽钱面也。’左右或諫正:‘一儻不如意,恐沮师。’ 武襄 不听,万众方耸视,已挥手倏一掷,则百钱尽面矣。”
分類:敬畏注视
《漢語大詞典》:崎倾(崎傾)
(1).倾侧;倾危。《楚辞·王褒〈九怀·昭世〉》:“忽反顾兮西囿,覩軫丘兮崎倾。” 王逸 注:“山陵嶔岑,难陟歷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发轨丧夷易,归軫慎崎倾。”
(2).谓弓背折腰。形容敬畏拘谨。 晋 夏侯湛 《抵疑》:“不识当世之便,不达朝廷之情,不能倚靡容悦,出入崎倾,逐巧点妍,呕喁辩佞。”
《漢語大詞典》:严远(嚴遠)
谓严肃而使人敬畏。法苑珠林卷一○八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堂上有一贵人,朱衣冠幘,据床傲坐,姿貌严远,甚有威容,左右卫兵百许人。”
分類:严肃敬畏
《漢語大詞典》:肃震(肅震)
恭敬畏慎。 晋 潘岳 《藉田赋》:“森奉璋以阶列,望皇轩而肃震。”
分類:恭敬敬畏
《漢語大詞典》:民祗
指人民所敬畏者。书·多士:“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 孔颖达 疏:“无顾于天之显道及民之敬顺。”
《漢語大詞典》:严栗(嚴栗)
(1).严肃而使人敬畏。礼记·大学“瑟兮僴兮者,恂慄也” 汉 郑玄 注:“恂字或作峻……言其容貌严栗也。”书·皋陶谟“宽而慄” 唐 孔颖达 疏:“故性宽弘而能矜庄严栗,乃成一德。”
(2).犹严谨,严密。 章炳麟 《〈初步梵文典〉序》:“佛典自 东汉 初有译録……乃 唐 玄奘 、 义浄 诸师,所述始严栗,合其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