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地君亲师(天地君親師)  拼音:tiān dì jūn qīn shī
儒家五种至尊的伦常。即天、地、国君、双亲、老师。
《國語辭典》:学棍(學棍)  拼音:xué gùn
依恃权势在教育界为非作歹的人。如:「在自由民主的现代,学棍已经越来越少了。」
《國語辭典》:学阀(學閥)  拼音:xué fá
讥称以势力把持学术界或教育机关的少数人。如:「自从学术机构的主管采任期制后,已难有学阀的把持。」
《國語辭典》:循循善诱(循循善誘)  拼音:xún xún shàn yòu
语本《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指循序渐进的诱导。《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瓛则关西孔子,通涉六经,循循善诱,服膺儒行。」《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也作「恂恂善诱」、「循循诱人」。
《漢語大詞典》:训型(訓型)
谓作为典范以教育他人。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邇来 清 人初无招携怀远之诚,止有纳叛招亡之术,或使同辈操戈,或令下人弃甲,此岂足以训型天下?”
《漢語大詞典》:业余教育(業餘教育)
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教育。业余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实施机构为各种业余学校和补习学校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它对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漢語大詞典》:咸安宫官学(咸安宫官學)
清 代教育八旗子弟的学校。《清文献通考·学校二》:“﹝ 雍正 ﹞七年,设立咸安宫官学……於 景山 官学生佐领管领下,自十三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之俊秀幼童可以学习者选得九十名,於 咸安宫 酌量修理读书房屋三所,每所各分给三十名,令其读书。其教习著翰林院於翰林内拣选九人,每所分派三人,令其勤加督课。”
分類:教育学校
《國語辭典》:洗礼(洗禮)  拼音:xǐ lǐ
1.基督教及天主教的入教礼。各教派的洗礼仪式和礼仪不尽相同,有的将受洗者的全身或半身浸入水中,有的在受洗者的额上洒水或滴水。行礼时,施洗礼者必须口诵规定的礼文,并奉三位一体真神之名宣告:「我奉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为你施洗。」
2.比喻重大的锻鍊或考验。如:「经过炮火的洗礼,她变得更成熟、更能勇敢的面对各种逆境与挑战。」
《國語辭典》:刑期无刑(刑期無刑)  拼音:xíng qí wú xíng
语本《书经。大禹谟》:「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刑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指刑罚的目的,在于教育人遵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刑的境地。《宋史。卷二○○。刑法志二》:「刑故而得宽,则死者滋众,非『刑期无刑』之道。」
《国语辞典》:南丁格尔(南丁格尔)  拼音:nán dīng gé ěr
Florence Nightingale
人名。(西元1820~1910年)英国女慈善家。欧美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创始人之一。生于义大利佛罗伦斯。克里米亚战争时,组医护队赴战地看护伤兵,是今日红十字会之先河。著有看护须知等书。
《国语辞典》:农业推广(农业推广)  拼音:nóng yè tuī guǎng
一种教育性、服务性的工作。将农业研究机关所研发的新方法和新品种传授给农民,以期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品质提升。
《国语辞典》:平民教育  拼音:píng mín jiào yù
对未受正规教育或缺乏现代知能的民众所施的一种普遍而必要的文化教育。也称为「民众教育」。
《国语辞典》: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拼音:mèng mǔ sān qiān
形容家长为教育子女,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所花的苦心。参见「孟母择邻」条。
《国语辞典》:民众教育(民众教育)  拼音:mín zhòng jiào yù
对未受正规教育或缺乏现代知能的人所实施的教育。也称为「平民教育」。
《国语辞典》:师范大学(师范大学)  拼音:shī fàn dà xué
1.招收高中毕业或具同等学力有志研习教育、担任教师的学生,予以师资培育的课程,毕业后经实习、检定甄选或分发,担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机构。
2.目前的师范大学,如台湾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均已发展为综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