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0,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谨谢不敏
敬谢不敏
敏博之学
敏感
敏核
敏覈
敏活
敏括
敏寤
敏惜
敏谐
黾敏
灵敏度
佛类词典
敏俱理
其它辞典
孟敏(叔达 )
孟敏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钜鹿人,字叔达。性刚直有决断。尝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郭泰见而问之。敏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泰奇之,因劝令游学,卒以成德。三公征辟,不仕。
《漢語大詞典》:谨谢不敏(謹謝不敏)
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夏衍 《谈自己》:“对于话剧‘预演’,或者‘招待参观,请予指教之类’却还是常常谨谢不敏,理由还不很明白吗?”
《國語辭典》:敬谢不敏(敬謝不敏)  拼音:jìng xiè bù mǐn
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行的客气话。如:「对于你的好意,我实在敬谢不敏!」
《漢語大詞典》:敏博之学(敏博之學)
骈体文之别称。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然朝廷制誥,縉绅表启,犹不免作对,虽 欧 曾 王 苏 数大儒,皆奋然为之,终 宋 之世不废。谓之‘四六’,又谓之‘敏博之学’,又谓之‘应用’。”
分類:骈体文
《國語辭典》:敏感  拼音:mǐn gǎn
1.一种神经上的病态,对外界情况容易引起迅速而强烈的反应。
2.泛指心理、生理上超乎寻常程度的感受与反应。如:「你别太敏感,我不是在说你。」
3.尖锐的、容易引起是非的。如:「这话题太敏感,咱们暂时不谈。」
《漢語大詞典》:敏核(敏覈)
机敏而确切。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会 吴志伊 后至,曰:‘ 王沉 与 王基 联姻, 刘畴 与 刘嘏 为婚,世人无讥,缘非同原也。’一时服其敏覈。”
分類:机敏确切
《漢語大詞典》:敏覈
机敏而确切。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会 吴志伊 后至,曰:‘ 王沉 与 王基 联姻, 刘畴 与 刘嘏 为婚,世人无讥,缘非同原也。’一时服其敏覈。”
分類:机敏确切
《漢語大詞典》:敏活
敏捷灵活。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二十:“ 加富尔 老练敏活之政略,能以一身立於非难攻击之衝而无所能动。”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第二章:“且警察敏活,人民和易,凡此均足使人怦怦向往也。” 茅盾 《一个女性》五:“她的神经像通了电流似的敏活起来。”
分類:敏捷灵活
《漢語大詞典》:敏括
谓敏捷而简括。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奏对雅语》:“ 明世庙 政暇,使侍臣各道邑里人物。及 丰城 大宗伯 李璣 ,应声曰:‘乡有 长安 、 长乐 ,里有 凤舞 、 鸞歌 ,人有 张华 、 雷焕 ,物有龙渊、太阿。’ 世庙 嘉其敏括。”
分類:敏捷
《漢語大詞典》:敏寤
见“ 敏悟 ”。
《漢語大詞典》:敏悟
(1).亦作“ 敏晤 ”、“ 敏寤 ”。犹聪明。梁书·萧洽传:“ 洽 幼敏寤,年七岁,诵楚辞略上口。”北齐书·文襄帝纪:“﹝ 高澄 ﹞就 杜询 讲学,敏悟过人, 询 甚叹服。”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敏晤絶人,工文章。”新唐书·裴识传:“识字通理,性敏晤,凡经目未始忘。” 宋 苏舜钦 《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夫人幼敏悟,闻人诵诗书,一过耳尽记不忘。”《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东坡 听念,大惊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子,官位必远胜于我矣。’”
(2).犹觉悟。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这样,她也恍恍惚惚地敏悟:‘还是早些脱离罢,她简直探子一样地监视着我了。’”
《漢語大詞典》:敏惜
犹悯惜。敏,通“ 悯 ”。后汉书·宣秉传:“六年,卒於官,帝敏惜之,除子 彪 为郎。”
《漢語大詞典》:敏谐(敏諧)
机灵诙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亮采:“ 刘公 亮采 狐之后身也……公既长,身短,言词敏谐,絶类胡。”
分類:机灵诙谐
《漢語大詞典》:黾敏(黽敏)
努力;尽力。 薶照 《人民程度之解释》:“微窥今日通国人心,于此数者之图谋,其黽敏固以无踰于七月十三日以前,则又何也?”
分類:努力尽力
《國語辭典》:灵敏度(靈敏度)  拼音:líng mǐn dù
感应收受讯号的能力。如:「这部地震仪的灵敏度很高。」
敏俱理
【佛学大辞典】
(术语)高丽国之梵称。见梵语杂名。梵Hing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