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敌国外患(敵國外患)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恆亡。” 章炳麟 《藩镇论》:“敌国外患,日冯陵而无已。”
《漢語大詞典》:敌惠敌怨(敵惠敵怨)
犹言报德报怨。左传·文公六年:“ 夷 之蒐, 贾季 戮 臾駢 。 臾駢 之人欲尽杀 贾氏 以报焉, 臾駢 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杜预 注:“敌犹对也,若及子孙,则为非对,非对则为迁怒。” 孔颖达 疏:“敌惠谓有惠於彼,不可望彼人之子报;敌怨谓有怨於彼,不可讎彼人之子。” 明 张居正 《答松江兵宪蔡春壹书》:“夫古人敌惠敌怨,不及其子。”
分類:报德报怨
《國語辭典》:敌忾同仇(敵愾同仇)  拼音:dí kài tóng chóu
共同抱著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禦敌人。参见「同仇敌忾」条。《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传》:「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漢語大詞典》:敌力角气(敵力角氣)
以力气相斗。
分類:力气相斗
《漢語大詞典》:出敌不意(出敵不意)
亦作“ 出敌意外 ”。 谓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毛泽东 《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我看,妈,不如让我去,出敌不意,拦腰插一拳,也许能够把敌阵冲乱。” 李哲人 《“一二·九”在天津》:“为了防止敌人的破坏,出敌不意地将5月30日的游行示威,提前在5月28日举行。”
《漢語大詞典》:出敌意外(出敵意外)
见“ 出敌不意 ”。
《漢語大詞典》:出敌不意(出敵不意)
亦作“ 出敌意外 ”。 谓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毛泽东 《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我看,妈,不如让我去,出敌不意,拦腰插一拳,也许能够把敌阵冲乱。” 李哲人 《“一二·九”在天津》:“为了防止敌人的破坏,出敌不意地将5月30日的游行示威,提前在5月28日举行。”
《漢語大詞典》:蹙敌(蹙敵)
退敌。 陈炜谟 《狼筅将军》:“不然,也许要衒耀着金支翠羽,飘扬着锦伞绣旂,红妆蹙敌,彤史留香,效一效 赵津 女的故事呢!”
分類:退敌
《高级汉语词典》:摧坚斩敌
破阵杀敌
《國語辭典》:棋逢敌手(棋逢敵手)  拼音:qí féng dí shǒu
比喻双方实力相当,难分高下。《三国演义》第一○○回:「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也作「棋逢对手」。
《漢語大詞典》:权均力敌(權均力敵)
见“ 权均力齐 ”。
《漢語大詞典》:权均力齐(權均力齊)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亦作“ 权均力敌 ”。 宋 苏轼 《代滕甫论西夏书》:“其有能以地与众降者,即以封之……不出一年必有权均力敌内自相疑者。”
《漢語大詞典》:跑敌情(跑敵情)
方言。战争时期,听到敌人行动消息,事先躲到野外去。 丁洪 等《真正的战士董存瑞的故事》二二:“这些天净‘跑敌情’啊,人家老爷儿们的都往外跑啊,你偏往家蹽。”
《漢語大詞典》:省敌(省敵)
减少敌人。 明 刘基 《郁离子·省敌》:“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
分類:减少敌人
《分类字锦》:霜戈尽敌(霜戈尽敌)
钱起 送张将军征西诗 计日霜戈尽敌归,回首戎城空落晖。始笑子卿心计失,徒看海上节旄稀。
分类:将领
《國語辭典》:势均力敌(勢均力敵)  拼音:shì jūn lì dí
双方力量情势相当,不分上下。如:「由于两队势均力敌,势必演出一场龙争虎斗。」也作「力敌势均」、「力均势敌」。
《漢語大詞典》:势钧力敌(勢鈞力敵)
见“ 势均力敌 ”。
《國語辭典》:势均力敌(勢均力敵)  拼音:shì jūn lì dí
双方力量情势相当,不分上下。如:「由于两队势均力敌,势必演出一场龙争虎斗。」也作「力敌势均」、「力均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