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9,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武器
后距
易帜
敌酋
敌后
御敌
抛石
守敌
刺刀
包围
敌氛
弱敌
买和
进窥
轻地
《國語辭典》:武器  拼音:wǔ qì
兵器。如:「现代的武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漢語大詞典》:后距(後距)
(1).雄鸡、雉等的足后突出如趾的部分。《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
(2).亦作“ 后拒 ”。居后以抗击敌人的部队。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时 汉 军正 任文 将兵屯 玉门关 ,为贰师后距。” 颜师古 注:“后距者,居后以距敌。”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会 魏 主召兵还, 英 使老弱先行,自将精兵为后拒,遣使与 懿 告别。”金史·宗望传赞:“既取 信德 ,留兵守之,以为后距,此岂轻者耶。” 明 李东阳 《五丈原》:“侯归上天多旧伍, 羽 为前驱 飞 后拒。”
《国语辞典》:易帜(易帜)  拼音:yì zhì
改变旗帜。谓取胜敌人。参见「拔帜易帜」条。《佩文韵府。卷六三。寘韵引梁萧纲。七励》:「前锋纷其易帜,后骑决其沙囊。」
《國語辭典》:敌酋(敵酋)  拼音:dí qiú
敌方的首领。
《國語辭典》:敌后(敵後)  拼音:dí hòu
敌人的后方。如:「敌后的工作,是十分危险的。」
《國語辭典》:禦敌(禦敵)  拼音:yù dí
防禦敌人。《晋书。卷六。明帝纪。赞曰》:「晋阳禦敌,河西全壤。」《三国演义》第一○回:「当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二军将至,一同商议禦敌之策。」
《漢語大詞典》:抛石
安置在抛车上掷击敌人的石块。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下:“有一卒曰:‘此可用抛石击去其首。’……﹝ 智兴 ﹞乃与抛发一石,正中其首,随石迸落。”参见“ 抛车 ”。
《漢語大詞典》:抛车(抛車)
古代军中用以发石击敌之车。车以大木为床,下安四轮,中立独木,首端以窠盛石,人挽而投之。以其石声震烈,又称抛雷、霹雳车。后汉书·袁绍传“ 操 乃发石车击 绍 楼,皆破,军中呼曰‘霹靂车’” 唐 李贤 注:“以其发石声震烈,呼为‘霹靂’,即今之抛车也。”新唐书·东夷传·高丽:“ 勣 列抛车,飞大石过三百步,所当輒溃。”
《漢語大詞典》:守敌
守备据点的敌人。例如:全歼守敌。
《國語辭典》:刺刀  拼音:cì dāo
1.击刺所用的尖刀。《梁书。卷二○。陈伯之传》:「好著獭皮冠,带刺刀,候伺邻里稻熟,辄偷刈之。」
2.装在枪尖上的短刀。
《國語辭典》:包围(包圍)  拼音:bāo wéi
1.四面围住。如:「警方把赌窟团团包围,准备来个一网打尽。」
2.军事上的攻击方式之一。系以主力指向敌人最初配置的侧后方,而攻击敌人第一线后方的目标。包围时通常以一助攻部队攻击敌人的正面。
《漢語大詞典》:敌氛(敵氛)
敌人的气焰。 梁启超 《记自强军》:“东事起,天子以 南皮 张尚书 督两 江 ,佩 南洋 大臣印綬,时敌氛张甚。”
分類:敌人气焰
《漢語大詞典》:弱敌(弱敵)
削弱敌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秦 用 商君 ,富国强兵; 楚 魏 用 吴起 ,战胜弱敌。”三国志·吴志·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全哉?纵有所获,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
《漢語大詞典》:买和(買和)
(1).出钱私下了结官司。《元典章·户部四·嫁娶》:“ 刘子明 将妻 郭二娘 作妹,凭媒受讫 王万四 财钱,嫁与本人为妻。后知事发, 王万四 又用钞四十两买和,即係违法事理。”《禅真逸史》第三二回:“ 张太公 又央人在衙门里上下使钱,保正、排邻俱送了财物, 黄氏 处又托亲邻买和。”
(2).旧指边将贿赂敌人以买取和好。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大周 平日深愤边政紊乱,每年将官与挞虏买和,总督虚张报捷,当事者纳其重贿,即滥冒功赏,岁以为常。”
《漢語大詞典》:进窥(進窺)
谓进军而窥伺敌人以有所图谋。汉书·邹阳传:“臣恐救兵之不专, 胡 马遂进窥於 邯郸 。” 清 林则徐 《英兵船阻挠该国商船具结进口折》:“﹝夷船﹞经臣 邓廷楨 严行驱逐,至今不敢进窥。” 陈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革命军﹞拟取 庐州 为根据,然后号召 凤 潁 豪杰,进窥中原。”
《漢語大詞典》:轻地(輕地)
孙子 兵法“九地”之一。指进入敌人的领地较浅的地区。孙子·九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