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9,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穴巢
雠虏
遇战
全歼
吞敌
翻把
玩敌
敌衅
迎拒
内因
突击
生俘
活著
猾虏
克奔
《漢語大詞典》:穴巢
鸟兽藏身的窝巢。喻敌人或匪徒盘据、活动的场所。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属狡童逆命,自固穴巢,果能扬义声以载驰,繇直道而先奋。”
《漢語大詞典》:雠虏(讎虜)
(1).被俘的敌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朕拔卿於讎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諫。”
(2).敌寇。 宋 叶适 《代人上书》:“内可以安国家,外可以灭讎虏。”
《漢語大詞典》:遇战(遇戰)
谓与敌人遭遇而作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五将失道, 陵 独遇战。”
《漢語大詞典》:全歼(全殲)
谓全部彻底地歼灭敌人。 毛泽东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漢語大詞典》:吞敌(吞敵)
消灭敌人。吴子·料敌:“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敌者,必加其爵列,可以决胜。”魏书·薛虎子传:“匪直戍士有丰饱之资,於国有吞敌之势。” 唐 顾况 《宛陵公署记》:“蹠劲弩,耀雄戟;吞敌如脯,戒心不啟。”
《國語辭典》:翻把  拼音:fān bǎ
1.敌对的一方被打败以后,重占上风。如:「不让地主翻把。」
2.不承认说过的话,不认帐。
《漢語大詞典》:玩敌(玩敵)
(1).轻敌。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策 以书责而絶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今四方之人,皆玩敌而便战鬭矣,可得而胜者,以彼乱而我治,彼逆而我顺也。”《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 楚穆王 疑 鬭越椒 玩敌,欲自往督战。”
(2).犹言麻痹敌人。三国志·吴志·朱然传:“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輒有功。”
《漢語大詞典》:敌衅(敵釁)
敌人的挑衅。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吾观敌衅未已,今既不用吾计,吾不復言。然切料敌必再来,要当先为之备也。”
分類:敌人挑衅
《漢語大詞典》:迎拒
朝着敌人来的方向上前抵御。南齐书·张瓌传:“及 敬则 反, 瓌 遣将吏三千人迎拒於 松江 ,闻 敬则 军鼓声,一时散走。”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方回》:“及北兵之来,外为迎拒之説,而远出投拜。”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戊午卯刻前进,贼分兵三路迎拒。”
《國語辭典》:内因(內因)  拼音:nèi yīn
1.含在一事物之内,而促使该事物产生变化的原因。
2.中医指致病的内部因素。如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内伤脏气为致病的因素。
《國語辭典》:突击(突擊)  拼音:tú jí
突然攻击。指趁对方未防备时,猛烈而急速的攻击。《新唐书。卷八六。刘武周传》:「既战,小却,王以精骑突击破之。」也作「突袭」。
《漢語大詞典》:生俘
活捉敌人。例如:这次战役生俘敌人上万名。
活捉
《国语辞典》:活著  拼音:huó zhāo
1.妙著。指奕棋下子巧妙,不为敌人所制。元。周密〈朝中措。桐阴薇影小阑干〉词:「自有仙机活著,未应袖手旁观。」
2.可随机应变的行事策略或办事方针。如:「他向来机警,自有活著,你不必担心。」
《漢語大詞典》:猾虏(猾虜)
奸狡的敌人。对敌方的蔑称。 宋 陆游 《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诗:“逋诛猾虏入槛车,北风吹乾草头血。”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论秦蜀:“况 备 ( 刘备 )又非人望之所归, 周瑜 以梟雄目之…… 孙权 以猾虏呼之, 亮 独何见而委身焉。”
《漢語大詞典》:克奔
斩杀败降的敌人。书·牧誓:“弗迓克奔,以役西土。” 孙星衍 疏引 郑玄 曰:“克,杀也。不得暴虐杀 紂 师之奔走者。”一说,肯来投奔的敌人。 孔 传:“ 商 众能来奔降者,不迎击之。” 宋 王安石 《敕牓交趾》:“然王师所至,弗迓克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