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9,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横折
残丑
椎锋
劝降
拔旗
尖刀
孤胆
小听
投枪
敌顽
穿插
要敌
尝寇
政适
馘截
《漢語大詞典》:横折
(1).谓勇猛挫败敌人。 唐 杜牧 《上李司徒论用兵书》:“是以 郳公 抱真 ,能窘 田悦 ,走 朱滔 ,常以孤穷寒苦之军,横折 河朔 强梁之众。”
(2).横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君前生与我为僧侣,以石投犬,误毙一蛙,今已投生为驴。论前定数,君当横折。”
《漢語大詞典》:残丑(殘醜)
(1).谓残存的歹徒或敌人。 汉 陈琳《为远绍檄豫州文》:“犬羊残丑,消沦山谷。”《后汉书·桓帝纪》:“而四方盗窃,颇有未静,故假延临政,以须安謐,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
(2).残缺丑陋。晋书·魏咏之传:“ 咏之 生而兔缺……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
《漢語大詞典》:椎锋(椎鋒)
冲击敌人前锋。新唐书·段志玄传:“ 高祖 兴,以千人从,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下 霍邑 、 絳郡 ,攻 永丰仓 ,椎锋最。”资治通鉴·汉景帝三年:“ 吴王 问诸老将,老将曰:‘此年少,椎锋可耳,安知大虑!’”
《国语辞典》:劝降(劝降)  拼音:quàn xiáng
规劝敌人,使之投降。如:「他利用心战喊话的方式劝降敌军。」
《国语辞典》:拔旗  拼音:bá qí
比喻以计谋战胜敌人,取而代之。参见「拔帜易帜」条。汉。应玚〈奕势〉:「或饰遁伪旋,卓轹軿列,羸师延敌,一乘虚绝,归不得合,两见擒灭,淮阴之谟,拔旗之势也。」
《國語辭典》:尖刀  拼音:jiān dāo
前端尖锐而锋利的刀子。如:「这把尖刀非常锐利,我们要小心使用,以免割伤。」《水浒传》第三回:「(郑屠)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國語辭典》:孤胆(孤膽)  拼音:gū dǎn
出众的胆识。用于形容勇气十足,能单独与众多敌人英勇作战。如:「他一夫当关,万人莫敌,称得上是孤胆英雄。」
《漢語大詞典》:小听(小聽)
(1).谓听信无根据地轻视敌人的虚妄之言。司马法·定爵:“军无小听,战无小利。” 清 曹元忠 辑《〈司马法〉古注》:“小听,谓轻弱敌人,称其虚弱危败易胜,以喜士众,沮备豫也。”
(2).犹稍待。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我欲与公共计取 鸞 ,公既不同,我不能独办,且復小听。”
(3).小厅堂。 唐 李德裕 《代宏敬与泽潞军将书》:“ 姜崟 状称:四月六日大衙宅内小听实见本使,至八日晚后, 刘稹 传本使处分。”
《國語辭典》:投枪(投槍)  拼音:tóu qiāng
用以投掷杀伤敌人或野兽的标枪。如:「猎人们举起投枪掷向猎物。」
《漢語大詞典》:敌顽(敵頑)
顽固的敌人。京剧《红灯记》第八场:“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不屈不挠斗敌顽。”
《國語辭典》:穿插  拼音:chuān chā
小说、戏曲中添加某些情节以衬托主题,或是表演台上安排一些填补空档、缓和观众注意力的节目。如:「这部战争片穿插著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一档舞台秀除了有众多天王巨星登台表演外,还穿插著惊险的特技。」
《漢語大詞典》:要敌(要敵)
招引敌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卿等以十餘万众声言取 幽州 ,且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
分類:招引敌人
《漢語大詞典》:尝寇(嘗寇)
试探敌人的强弱。左传·隐公九年:“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 杜预 注:“尝,试也。”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漢語大詞典》:政适(政適)
讨伐敌人。政,征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政适伐国,莫敢不听。”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政适音征敌。”
《漢語大詞典》:馘截
割下敌人的耳朵。指诛戮。晋书·刘琨传:“是岁, 元帝 转 琨 为侍中、太尉,其餘如故,并赠名刀。 琨 答曰:‘谨当躬自执佩,馘截二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