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孔明故事
相关人物
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29~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
例句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杜甫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之一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
魏武帝《步出夏门行·龟虽寿》「骥老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武帝《步出夏门行·龟虽寿》「骥老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例句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刘禹锡 学阮公体三首
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戴叔伦 从军行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老骥念千里,饥鹰舒六翮。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
典故
相关人物
卢谌
卢谌故吏
相关人物
卢谌
《晋书》卷四十四《卢钦传》附《卢谌传》
洛阳没,随志北依刘琨,与志俱为刘粲所虏。粲据晋阳,留谌为参军。琨收散卒,引猗卢骑还攻粲。粲败走,谌得赴琨,先父母兄弟在平阳者,悉为刘聪所害。琨为司空,以谌为主簿,转从事中郎。
洛阳没,随志北依刘琨,与志俱为刘粲所虏。粲据晋阳,留谌为参军。琨收散卒,引猗卢骑还攻粲。粲败走,谌得赴琨,先父母兄弟在平阳者,悉为刘聪所害。琨为司空,以谌为主簿,转从事中郎。
《昭明文选》卷二十五晋·卢子谅(谌)《赠刘琨一首并书》
故吏从事中郎卢谌……
故吏从事中郎卢谌……
例句
卢谌即故吏,还复向并州。 张南史 送郑录事赴太原
数须传庾翼,莫独与卢谌。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自嗟文废久,此曲为卢谌。 李德裕 送张中丞入台从事
致斋分直宿南宫,越石卢谌此夜同。 李逢吉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
典故
他乡胜故乡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得舍弟消息〉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直为心厄苦【若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久念汝存亡】【久得与存亡】【久得汝存亡】。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汝室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直为心厄苦【若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久念汝存亡】【久得与存亡】【久得汝存亡】。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汝室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典故
望并州是故乡
《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二〈旅次朔方〉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典故
相关人物
萧何识故侯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尉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尉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例句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刘长卿 送李使君贬连州
典故
唱渭城
渭城歌
听阳关
渭城朝雨
西出阳关
阳关第四声
三叠曲
渭城柳
渭城诗
阳关一杯酒
阳关西出
四叠阳关
阳关无故人
泣渭城
更尽一杯别酒
千万遍阳关
渭城风雨
阳关声苦
渭城挹轻尘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案: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客舍依依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客舍依依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苏轼文集》卷六七〈题跋·书阳关第四声〉
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新唱阳关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第一句叠,则此句为第五声矣,今为第四声,则第一不叠审矣。
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新唱阳关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第一句叠,则此句为第五声矣,今为第四声,则第一不叠审矣。
《國語辭典》:故国(故國) 拼音:gù guó
1.历史悠久的国家。《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
2.祖国。《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淮南厉王》 :「臣闻微子过故国而悲,于是作麦秀之歌。」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
3.故乡。如:「离家在外打拼十几年后,终于在今年返回故国。」唐。杜甫 〈上白帝城〉诗二首之一:「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张祜 何满子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4.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宋。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五代十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旧都;古城。《史记。卷七二。穰侯列传》:「攻卫,拔故国,杀子良。」唐。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2.祖国。《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淮南厉王》 :「臣闻微子过故国而悲,于是作麦秀之歌。」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
3.故乡。如:「离家在外打拼十几年后,终于在今年返回故国。」唐。杜甫 〈上白帝城〉诗二首之一:「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张祜 何满子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4.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宋。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五代十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旧都;古城。《史记。卷七二。穰侯列传》:「攻卫,拔故国,杀子良。」唐。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