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施令  拼音:shī lìng
施行政令,发布命令。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皇王施令,寅严宗诰。」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漢語大詞典》:威命
(1).指军令,政令。书·胤征:“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逸周书·商誓:“王曰:‘嗟!尔众,予言若敢顾天命,予来致上帝之威命明罚,今惟新誥命。’”
(2).犹威信,威望。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 楚 可败也。”
(3).犹威权。谓权力威势。宋书·天文志二:“是时 长沙王 擅权,后 成都 、 河间 、 东海 又迭专威命,是其应也。”
《漢語大詞典》:酒正
周礼官名,掌有关酒的政令,为酒官之长。周礼·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 郑玄 注:“酒正,酒官之长。”后用以称朝廷的酒官。后汉书·马融传:“酒正案队,膳夫巡行。”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厨人尝散热之饌,酒正行逃暑之饮。”
《漢語大詞典》:赋政(賦政)
(1).颁布政令。赋,通“ 敷 ”。《诗·大雅·烝民》:“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郑玄 笺:“以布政於畿外,天下诸侯於是莫不发应。”后汉书·李固传:“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埶重,责之所归。”
(2).分配或处理政务。 汉 张衡 《东京赋》:“赋政任役,常畏人力之尽也。” 宋 朱熹 《与留丞相札子》:“不幸心劳事拙,赋政不平。”
《漢語大詞典》:班春
颁布春令,指古代地方官督导农耕之政令。后汉书·崔篆传:“ 篆 为 新建 大尹……称疾不视事,三年不行县。门下掾 倪敞 諫, 篆 乃强起颁春。” 李贤 注:“﹝班春﹞班布春令。” 宋 王安石 《次韵春日感事》:“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 周任 。” 明 杨慎 《放春行春发春班春》:“汉书,太守有班春之文。” 清 赵翼 《吊汤纬堂殉难凤山》诗:“一官海外正班春,伏莽无端起劫尘。”
《國語辭典》:宣慰  拼音:xuān wèi
1.安抚慰劳。如:「宣慰侨胞」。
2.职官名。元、明在边地宣布政令以安慰人民之官。民国初年亦曾于蒙古等地置宣慰使。
《漢語大詞典》:发政(發政)
发布政令;施行政治措施。墨子·尚同上:“天子发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汉书·韩安国传:“是以古之人君谋事必就祖,发政占古语,重作事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周礼非周公书:“歷代以来,唯 宇文周 依六典以建官,至於治民发政,亦未尝循故辙。”《宋史·乐志九》:“制礼作乐,发政施仁。”
《國語辭典》:法事  拼音:fǎ shì
1.礼法之事。《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
2.僧道设坛祈福、禳灾等事。
《國語辭典》:冬令  拼音:dōng lìng
冬季。如:「每到十一月都会有冬令救济的活动,帮助那些贫苦无依的人。」
《漢語大詞典》:上令
国君的政令。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中行寅 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姦也。”国语·齐语:“ 桓公 又问焉,曰:‘於子之乡,有不慈孝父母……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管子·立政:“私议自贵之説胜,则上令不行。”
分類:国君政令
《國語辭典》:化外  拼音:huà wài
政令教化所无法施行或施行不到的地方。如:「化外之民」。《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寇入掌中还放去,人居化外未能降。」
《國語辭典》:弊政  拼音:bì zhèng
腐败不清明的政治。《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民不可得而化,此治之所以异也。」《中国历代戏曲选。闹铜台。第一折》:「忽听的监仓官弊政,弓兵排列势狰狞。」
《漢語大詞典》:布令
颁布政令;发布命令。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墨子·尚同下:“发宪布令其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正月之吉:“ 周 礼布令观象,皆於正月朔日及每月朔日。行事有一定之月日,故百官易於奉行,庶民易於取法。” 郭沫若 《暴虎辞》:“ 汉 主一世雄,布令挥长弓;命女投狐兔,命士投麋熊。”
《漢語大詞典》:酒官
执掌造酒及有关政令的官员。《周礼·天官·酒正》“酒正” 汉 郑玄 注:“酒正,酒官之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郡置酒官,醖於山下,名曰程酒。”宋史·礼志一:“宜詔酒官依法制齐、酒,分实之坛殿上下尊罍,有司毋设空器。”
《漢語大詞典》:降命
发布下达政令。礼记·礼运:“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 孔颖达 疏:“殽,效也。言人君法效天气以降下政教之命。”晋书·乐志上:“惟天降命,翼仁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