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6,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支出
近支
旁支
支脉
支供
对支
起支
寻支
支柱
令支
杂支
官支
坐支
实支
支支
《國語辭典》:支出  拼音:zhī chū
1.支付、付出。如:「结婚所需支出的费用,他都准备好了。」
2.支付的费用、款项。如:「这个月的支出很大,已经快入不敷出了。」
《國語辭典》:近支  拼音:jìn zhī
宗族中关系较近的支派。
《國語辭典》:旁支  拼音:páng zhī
1.嫡亲以外的支属。《左传。隐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唐。孔颖达。疏:「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
2.文艺、学术非正统的流派。
《國語辭典》:支脉(支脈)  拼音:zhī mài
1.由主脉分出的细脉。
2.事情的本末原委、详细情形。《新唐书。卷二○九。酷吏传。来俊臣传》:「俊臣与其属朱南山、万国俊作罗织经一篇,具为支脉纲由,咸有首末。」
《漢語大詞典》:支供
供应。旧唐书·李乂传:“江湖之饶,生育无限;府库之用,支供易殫。”
分類:供应
《国语辞典》:对支(对支)  拼音:duì zhī
双倍支付。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宵》:「元夕之时,自十四为始,对支所犒钱酒。」
分类:支付
《漢語大詞典》:起支
官署名。 北宋 承 唐 末 五代 之制,以盐铁、户部、度支三部合为三司。度支掌各种财政开支、漕运、供应全国费用等。“起支”即为度支的别称,亦指度支使。又用作“发放”解。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陈恕 为三司使,尝言三司中惟起支为难,盖一起支则无由止也,不可不慎。”
《分类字锦》:寻支(寻支)
唐书西域大食传东有末禄小国也有寻支瓜大者十人食乃尽
分类:
《國語辭典》:支柱  拼音:zhī zhù
1.支撑物体的柱子。如:「桥梁支柱」。
2.支撑、支持。《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丁酉,南巡狩,诏所经道上,郡县无得设储跱。命司空自将徒支柱桥梁。」
3.比喻组织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如:「经济支柱」、「他是本会的精神支柱。」
《漢語大詞典》:令支
春秋 时 山戎 属国。其地约在今 河北 滦县 、 迁安 间。公元前六六四年为 齐恒公 所灭。国语·齐语:“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斩 孤竹 而南归。” 韦昭 注:“二国, 山戎 之与也。刜,击也;斩,伐也。 令支 ,今为县,属 辽西 。”逸周书·王会作“不令支”,管子·小匡作“泠支”,又《轻重戊》作“离支”,吕氏春秋·有始作“令疵”,史记·齐太公世家作“离枝”。
《漢語大詞典》:杂支(雜支)
正项之外的零碎开支。《人民日报》1955.7.19:“仔细一算账,每增加一辆小汽车,仅车辆的损耗、保养、修理、用油及司机工资和杂支等费用,每年就要多开支三千五百元。”
《韵府拾遗 支韵》:官支
见上
《漢語大詞典》:坐支
一种财经制度。(1) 清 制,凡各省、道、府以下官俸、役食、铺兵工食、驿站料价等,都摊征于民,编入地丁征收,到支用时,就在编征项下支付,称为“坐支”。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惟是州县养廉,大者无过千两,盖与坐支各款,均属办公不可少之费。”(2)民国政府曾规定,机关单位经财政部同意,可以从其征收的税款中支付一部分抵充支出,称为“坐支”。1936年停止坐支制。(3)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现金管理的企业单位,在银行的同意下从自己业务收入的现金中直接支付的一种方式。我国政府《中央金库条例》第四条规定:凡一切国家财政收入,均须由经收机关照规定期限,全部缴纳同级金库,除有特别规定者外不得坐支抵解及自行保管。
《漢語大詞典》:实支(實支)
实际支出。如:他今天买书实支五十元,可以凭发票报销。
分類:支出
《漢語大詞典》:支支
(1).象声词。现多写作“吱吱”。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我每日诵经到晚,肚里常是饿的支支叫哩。”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晚间果然烧起一炉火来,把罐子顿上,那火支支的响了一阵,取罐倾了出来,竟是一锭细丝纹银。”
(2).形容词后缀。《老残游记》第二十回:“ 老残 倾出来看看,有点像乳香的样子,颜色黑黯;闻了闻,像似臭支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