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义疏》卷十六〈渊骞〉~47~
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如其寝!如其寝!
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如其寝!如其寝!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2~
行到南平棘,诸将复固请之。光武曰:「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诸将且出。」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閒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
行到南平棘,诸将复固请之。光武曰:「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诸将且出。」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閒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
《漢語大詞典》:扳援
(1).攀附;依附。 汉 严忌 《哀时命》:“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 宋 曾巩 《谢中书舍人表》:“无因缘毫髮之扳援,有积累丘山之忌嫉。” 清 唐甄 《潜书·尚治》:“讲学必树党,树党必争进退,使学者扳援奔趋而失其本心。”
(2).攀着他物向上或向前。 唐 陆龟蒙 《蟹志》:“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断其江之道焉尔,然后扳援越軼,遯而去者十六七。” 宋 苏辙 《许州留别顿主簿》诗:“归路逢僧蹔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 明 方孝孺 《游清泉山记》:“纵偶登之,手疲於扳援而趾病於践履。”
(3).挽留。 宋 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之一:“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4).援引;引以为例。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扳援古昔,辞义高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此宅以有家庙家塾……势不得不从濶大。以后子孙出居,每宅宽只许五楹,深约三四进,勿妄扳援此宅规制。”
(2).攀着他物向上或向前。 唐 陆龟蒙 《蟹志》:“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断其江之道焉尔,然后扳援越軼,遯而去者十六七。” 宋 苏辙 《许州留别顿主簿》诗:“归路逢僧蹔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 明 方孝孺 《游清泉山记》:“纵偶登之,手疲於扳援而趾病於践履。”
(3).挽留。 宋 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之一:“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4).援引;引以为例。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扳援古昔,辞义高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此宅以有家庙家塾……势不得不从濶大。以后子孙出居,每宅宽只许五楹,深约三四进,勿妄扳援此宅规制。”
《漢語大詞典》:缘附(緣附)
攀附;依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后》:“其侧石隙一缕,草木缘附,可以着足,遂随之下。”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经无量劫无量年百千万之火爆……而后草木鸟兽生焉,人於是得缘附而居焉,食焉。” 邹鲁 《中国同盟会》八:“凡此十者,皆犖犖大端,人所共见。其他苛细及缘附而生者,尚不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