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攀摩
犹攀登。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分類:攀登
《漢語大詞典》:跻攀(躋攀)
亦作“ 躋扳 ”。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分類:攀登
《國語辭典》:攀跻(攀躋)  拼音:pān jī
用手抓住东西往上爬。如:「攀跻喜马拉雅山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也作「攀登」。
分類:攀登乙部
《國語辭典》:云梯(雲梯)  拼音:yún tī
1.古代攻城的工具。极言其高,故称为「云梯」。《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于城边作梯凳,又立云梯窥望城中。」
2.现在消防队用来登高楼救火的梯子。
3.比喻升天成仙之路。《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4.位于江苏省淮安县东北,当淮水入海处的关口。
《漢語大詞典》:追攀
(1).追随牵挽。形容惜别。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一:“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昔在 洛阳 时,亲友相追攀。” 明 何景明 《送王梦弼之高邮》诗:“閭阎犹涕泪,道路復追攀。”
(2).追随牵挽。表示哀悼。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追攀万国来,警衞百神陪。” 唐 孟郊 《吊卢殷》诗:“君归新鬼乡,我面古玉颜。羞见入地时,无人叫追攀。”
(3).追随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綺紈;携童幼,升崇峦,南望城闕鬱盘桓。”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陈毅 《过旭角》诗:“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车行驶难追攀。”
(4).指赶上,超过。 金 王若虚 《文辨三》:“ 楚 词自是文章一絶,后人固难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
(5).追随,跟随。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犇送。”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有感慨弔惜之怀,无追攀壮浪之想。”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诗:“一春强半勒花风,几日园林几树红。汲汲追攀常恨晚,纷纷吹洗忽成空。”
《漢語大詞典》:济胜(濟勝)
(1).犹取胜。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亦犹力巨而鬭者,所持之器各异,而皆能济胜,以为勍敌也。”
(2).攀登胜境。 清 赵翼 《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衰老自怜难济胜,层椒临眺亦忘还。” 清 王韬 《登杜拉山》诗:“济胜惭无腰脚健,探幽陡觉心胸开。”参见“ 济胜具 ”。
《漢語大詞典》:济胜具(濟勝具)
指能攀越胜境、登山临水的好身体。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许掾 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 许 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 钓臺 、 西臺 ,两峰并峙,高出层霄,余无济胜具,不克登其巔。”亦作“ 济胜资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引:“余鄙且怠,未必夙规於大道,益之病靡济胜资,朝夕一壶如守五石瓠,其於六合之外,犹之坐井而闚。”
《國語辭典》:梯山  拼音:tī shān
1.藉助绳梯等工具攀登险阻的高山。如:「梯山越海」。
2.在山麓间辟有梯田的山。
《漢語大詞典》:猱升
猿猱上树。比喻像猿猴似地轻捷攀登。 唐 杨弘贞 《棘猴赋》:“穷高是处,亦可异於猱升。”清史稿·纶布春传:“地险絶,督兵猱升而上。” 王树枬 《武汉战纪》:“我军冒砲火,衔队猱升,蹋尸以进,立破其防。”
《漢語大詞典》:攀高
(1).攀登高处。 南朝 梁 沈君攸 《采桑》诗:“摘驶笼行满,攀高腕欲疲。”
(2).指攀登高位。《老残游记》第三回:“鄙人并非无志功名:一则,性情过于疏放,不合时宜;二则,俗説‘攀得高,跌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轻些的意思。”
(3).攀附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参见“ 攀高接贵 ”。
《國語辭典》:攀高接贵(攀高接貴)  拼音:pān gāo jiē guì
攀附结交权贵。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料强如误桃源聪俊俏刘郎,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毕罢了浅斟低唱,撇下了数行莺燕佔排场,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也作「攀高结贵」、「接贵攀高」。
《漢語大詞典》:冥升
(1).易·升:“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孔颖达 疏:“冥升者,冥犹暗也,处升之上,进而不已,则是虽冥犹升也。”后谓不断向上攀登。 唐 孟郊 韩愈 《城南联句》:“危望跨飞动,冥升躡登閎。”
(2).指在逆境中仍慎求上进。 清 钱谦益 《大风发穀城山》诗:“行迈固有时,冥升信多晦。善哉前车戒,斯言旅人昧。”
《漢語大詞典》:穷登(窮登)
攀登到终点。 南朝 梁 陆倕 《未至浔阳郡教》之二:“ 龙泉 鹤岭 ,不易穷登。”
分類:攀登终点
《漢語大詞典》:梯登
缘梯攀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垣外乃翁家桃园,园中四繚周墉皆峻固。数人梯登以望,踪蹟殊杳。”
分類:攀登
《漢語大詞典》:梯崖
攀登山崖。宋史·方技传上·赵自然:“﹝ 赵抱一 ﹞俄至山崖絶顶,见数人会饮,音乐交奏,与人间无异。 抱一 骇而不测。会巡检使过其下,闻乐声,疑羣盗欢聚,集村民梯崖而上。至则无所睹, 抱一 独在。”
《漢語大詞典》:登巇
攀登险峻的山峰。 宋 黄庭坚 《丙辰仍宿清泉寺》:“昏釭夜未央,高枕梦登巇。”
《漢語大詞典》:嶝道
可供攀登的山间小道。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復由嶝道,盘紆縈曲,捫石而上。”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东池后有 挥雪亭 ,復由嶝道上至 介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