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3,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簉羽
案行
序宾
彪列
坐列
追班
排行
昭配
森卫
挨排
错列
黍尺
剑山
列石
贯序
《漢語大詞典》:簉羽
排列齐整,若飞鸟的羽翅。比喻古代百官朝见时仪仗行列整齐。新唐书·上官仪传:“ 仪 曰:‘接武 夔 龙 ,簉羽鵷鷺,岂 雍州 判佐比乎?’”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报国丹心务秉忠,愿追踪 伊 吕 ,簉羽 夔 龙 。” 清 纳兰性德 《范彦龙古意》诗:“簉羽鵷鷺序,接迹 夔 龙 儔。”
《漢語大詞典》:案行
谓按次序排列成行。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车案行,骑就队。” 李周翰 注:“言车骑各案次第以为行。”
巡视。汉书·盖宽饶传:“ 宽饶 初拜为司马……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三国志·魏志·陈矫传:“车驾尝卒至尚书门, 矫 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帝曰:‘欲案行文书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贾黄中 ﹞尝知 金陵 ,一日案行府寺,覩一隙舍扃鐍甚严,公怪之,因发钥,得宝货数十巨积。”
《漢語大詞典》:序宾(序賓)
排列宾客的位次。《诗·大雅·行苇》:“序宾以贤。”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朋酒斯饗,序宾之义咸修。”
《漢語大詞典》:彪列
谓排列分明。《汉书·礼乐志》:“景星显见,信星彪列。” 颜师古 注:“谓彰著而为行列也。” 宋 王安石 《赐元丰敕令格式表》:“部居彪列,科指昈分。”
分類:排列分明
《漢語大詞典》:坐列
(1).排列而坐。形容无斗志。左传·定公八年:“春,王正月,公侵 齐 ,门於 阳州 。士皆坐列。” 杜预 注:“‘士皆坐列’,言无鬭志。”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 建德 列陈,自辰至午,士卒饥倦,皆坐列。”
(2).谓坐在店铺内。汉书·食货志上:“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 颜师古 注:“列者,若今市中卖物行也。”
《漢語大詞典》:追班
谓百官按位次排列谒见皇帝。 宋 王得臣 麈史·朝列:“凡朝会必集於此,以待追班,然后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驾兴,歇座。百官退出殿门幕次。须臾追班,起居再坐。”宋史·赵普传:“ 太祖 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 普 ,赖 王溥 奏解之。”
《國語辭典》:排行  拼音:pái háng
1.依长幼排列的次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四出》:「自家姓孙,排行第二,在这街坊市上,屠宰为生,人口顺只叫做小孙屠。」《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只靠那丞相路岩,排行唤做路十的,处置军国大事。」
2.排列成行。宋。陈与义 蜡梅诗四首之三:「奕奕金仙面,排行立晓晴。」
《漢語大詞典》:昭配
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 宋 苏辙 《西掖告词·张方平父》:“比缘昭配,许以侍祠。”
《漢語大詞典》:森卫(森衛)
密集排列的仪卫。宣和画谱·赵德齐:“命 德齐 画 西平王 仪仗,车輅旌旂,森卫严整。”
《國語辭典》:挨排  拼音:āi pái
挨次排列。唐。姚合〈恶神行雨〉诗:「凶神扇簸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船顶皆方,可载女舆,家人挨排于船首,以多为胜。」
《漢語大詞典》:错列(錯列)
错杂排列。 晋 左思 《魏都赋》:“均田画畴,蕃庐错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后:“四顾奇峯错列,众壑纵横。”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堂几错列大小数宣炉,宿火常热。”
分類:错杂排列
《漢語大詞典》:黍尺
古代用黍百粒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做“黍尺”。横排的称“横黍尺”,纵排的称“纵黍尺”。旧制营造尺就是纵黍尺。横黍尺一尺等于纵黍尺八寸一分。泛指较小的度量单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国语辞典》:剑山(剑山)  拼音:jiàn shān
用铜质针排列在铅板上所做成的插花用具。一般为长形、半月形、圆形。
《漢語大詞典》:列石
排列成行的石块。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你到处说我嫌自己的地位低,说我为了自己把你 梁建 当作过河的列石。”
《漢語大詞典》:贯序(貫序)
序次;按顺序排列。后汉书·独行传序:“而情迹殊杂,难为条品;片辞特趣,不足区别。措之则事或有遗,载之则贯序无统。” 宋 叶适 《沈氏萱竹堂记》:“然后迟客有亭,延月有臺,蘚梅、露药、草木之奇品,莫不贯序以先后。”参见“ 贯鱼之序 ”。
《漢語大詞典》:贯鱼之序(貫魚之序)
见“ 贯鱼之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