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拽扎  拼音:zhuài zhā
1.收拾。《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扯条单被,包裹得停当,拽扎得爽利,出门,拽上了门就走。」《水浒传》第五回:「鲁智深把直裰脱了,拽扎起下面衣服。」
2.绷紧。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他拽扎起面皮来:『查得谁的言语你将来。』」
《國語辭典》:拴缚(拴縛)  拼音:shuān fú
1.裍束。《水浒传》第六一回:「讨了十辆太平车子,唤了十个车夫,四五十拽车头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行货拴缚完备。」《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杨奉曰:『可解马缰绳接连,拴缚帝腰,放下船去。』」
2.用话欺压人。《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我合他有甚么皮缠纸裹的帐么?你开口只拴缚著人。」
《國語辭典》:扎缚(扎縛)  拼音:zhá fú
扎结、系绑。《水浒传》第三三回:「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䌽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也作「札缚」。
《漢語大詞典》:交缚(交縛)
捆扎。
分類:捆扎
《漢語大詞典》:抓缚(抓縛)
捆扎;扎缚。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八月十八日……竝出 候潮门 。先命脩内司於 浙江亭 两旁,抓缚席屋五十间。”《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王招宣 府里抓缚着小鰲山,今夜亦放灯。”
分類:捆扎扎缚
《漢語大詞典》:缚扎(縛紥)
亦作“ 缚扎 ”。 捆扎。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他把上衣脱下来,当作腰带缚扎在腰上。” 克非 《春潮急》八:“将一床旧晒席拉开张在墙洞上,拿一剖两半的大慈竹夹好,挨排一一缚扎起来。”
分類:捆扎
《漢語大詞典》:绑扎
捆扎;包扎:~行李ㄧ~伤口。
《漢語大詞典》:捆缚(綑縛)
(1).捆扎;捆绑。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闻人声在絶壁下,乃樵者拾枯於此,捆缚将返。” 茅盾 《参孙的复仇》:“她三次捆缚我,毕竟不过是试验我的不忠实罢了!”
(2).拘束;束缚,不自由。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之二:“使人读其诗,秖见其捆缚齷齪,满卷累牘,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 郭沫若 《天地玄黄·历史的大转变》:“以及由这统治而招来了的帝国主义的重重捆缚,我们是被动地落了后的。”
(1).以绳索缠绕绑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是夜果有强盗二十餘人跳上船来,将 袁忠 綑缚,掠取船中银四百锭去了。”
(2).束缚;拘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先生曰:‘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綑缚苦楚的,不是粧做道学的模样。’”《花月痕》第七回:“我只道现在读书人,给那八股时文,五言试帖,綑缚得个个作个书獃,不想也还有这瀟洒不羣的人。”
《國語辭典》:结束(結束)  拼音:jié shù
1.总结、终了。如:「事情已结束了。」
2.拘束。《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3.穿戴装扮。《西游记》第二一回:「老妖结束整齐,绰一杆三股钢叉,帅群妖跳出本洞。」
《國語辭典》:束缚(束縛)  拼音:shù fú
1.缠绕裍绑。《国语。齐语》:「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缚包裹。」
2.拘束、限制。如:「他终于打破礼教的束缚,勇敢的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吕氏春秋。季春纪。论人》:「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也。」
《國語辭典》:束薪  拼音:shù xīn
1.扎裍柴木。唐。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诗。樵子:「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宋。陆游〈园中晚饭示儿子〉诗:「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粜米续晨舂。」
2.古代用以比喻男女成婚。《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也作「束刍」。
《國語辭典》:封泥  拼音:fēng ní
古人未有纸时,以简素传递信息,为防私拆,在绳结开启处,以泥封紧,加盖印章,故称为「封泥」。其残存者,对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颇有助益,如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家丞」封泥。
《漢語大詞典》:束湿
亦作“ 束湿 ”。
1.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 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 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 ,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 宋 苏轼 《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 明 宋濂 《薛府君墓志铭》:“ 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
2.谓严饬。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 杨公 日飞檄,束溼诸将,以为距贼不宜太远。”
3.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 清 郑燮 《赠潘桐冈》诗:“天公曲意来缚縶,困倒 扬州 如束湿。”
4.指蹙迫困厄之境。 清 王夫之 诗广传·大雅四六:“ 有周 之弓,天下之至调者也, 厉王 蹶而张之,筋蹙漆解,不絶者无几, 宣王 起,以柔道承之,庶几释天下於束溼乎!”
《漢語大詞典》:束缊(束緼)
亦作“束薀”。
(1).捆扎乱麻为火把。 唐 康骈 剧谈录·浑令公李西平爇朱泚云梯:“王师五千列阵而出,于时束藴居后,约战酣而燎。”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词:“束緼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2).见“ 束緼请火 ”。
《國語辭典》:束缊请火(束縕請火)  拼音:shù yùn qǐng huǒ
缊,乱麻。束缊请火指将乱麻搓成引火绳,向别人讨火。语出《汉书。卷四五。蒯通传》:「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汝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后比喻为人排解纷争或求助于人。也作「束蕴请火」。
《國語辭典》:斗香  拼音:dǒu xiāng
以纱绢糊作斗状,放入各种香,焚烧祭神,表示虔诚之意。亦指将种种香叠置在一香斗内燃烧。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斗盆烧乳头香》:「曹务光见赵州以斗盆烧乳香十斤,曰:『财易得,佛难求。』」《红楼梦》第一○六回:「叫鸳鸯等各处佛堂上香,又命自己院内焚起斗香,用拐拄著出到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