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09,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鹭振
遐振
振美
振理
外振
振撼
振骇
振裾
振饰
并振
瓦振
振掉
振怒
振容
振竦
《骈字类编》:鹭振(鹭振)
《漢語大詞典》:遐振
谓极远处亦受到震动和影响。 晋 孙绰 《聘士徐君墓颂》:“超世作范,流光遐振。” 宋 吴幵 优古堂诗话·尧舜性仁赋:“盖本於 范文正公 《尧舜率天下以仁赋》:‘内睦九族,善邻之志咸和;外黜四凶,有勇之风遐振。’”
《韵府拾遗 纸韵》:振美
汉书律历志:振美于辰。
《漢語大詞典》:振理
救治,整治。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朝庭咸曰直,銓宗流品之奇,可谓振理风俗。” 宋 苏辙 《光州开元寺重修大殿记》:“非得贤长吏以时絜持而振理之,使其得其所愿,以相生养,则民至老死不见风俗之备。”
分類:救治整治
《骈字类编》:外振
隋书潘徽传:大隋之受命也,追踪三五,并曜参辰,外振武功,内修文德。飞英声而勒嵩岱,彰大定而铭钟鼎。
《漢語大詞典》:振撼
震动。 清 薛福成 《〈浙东筹防录〉序》:“彼乃久居狂风怒涛,颠顿振撼之中,饱尝潮汐。”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鶯鶯传》《广记》四百八十八。其事之振撼文林,为力甚大。”
分類:震动
《漢語大詞典》:振骇(振駭)
(1).惊恐。 汉 王粲 《羽猎赋》:“禽兽振骇,魂亡气夺。”
(2).摇荡得骇人。晋书·隐逸传·夏统:“ 统 乃操柂正櫓,折旋中流……於是风波振骇,云雾杳冥。”
分類:摇荡惊恐
《分类字锦》:振裾
唐书韦斌传:斌天性质厚,每朝会,不敢离立笑言。尝大雪,在廷者皆振裾更立,斌不徙足,雪甚,几至靴,亦不失恭。
分类:
《漢語大詞典》:振饰(振飾)
整理修饰。周礼·天官·内竖“及葬,执褻器以从遣车” 汉 郑玄 注:“褻器,振饰頮沐之器。”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射佃逃田:“ 唐 之法制,大抵因 隋 ,而小加振饰,不害其为盛 唐 。”
分類:整理修饰
《韵府拾遗 真韵》:并振(并振)
阮籍大人先生传:合欢情而微授兮,先艳溢其若神。华姿晔以俱发兮,采色焕其并振。
《骈字类编》:瓦振
史记赵奢传: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又作震。周书宇文护传:若令迭争尺寸,两竞锥刀,瓦振长平,则赵分为二;兵出函谷,则韩裂为三。安得犹全。谓无损益。
《漢語大詞典》:振掉
动摇;震动。《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晋 潘尼 《鳖赋》:“翩衔钓以振掉,吁骇人而可恶。” 宋 苏辙 《舟中听琴》:“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振掉鱼龙惊。”
分類:动摇震动
《漢語大詞典》:振怒
震怒。北史·李彪传:“时有人诉枉者,二公及臣少欲听採。语理未尽, 彪 便振怒。”
分類:震怒
《漢語大詞典》:振容
(1).古代的一种棺饰。《礼记·丧服大记》:“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荒。” 孔颖达 疏:“振,动也。容,饰也。谓以绞繒为之,长丈餘,如幡。画幡上为雉,县於池下为容饰。车行则幡动,故曰振容。”
(2).整容。 元 袁桷 《饮酒杂诗》之三:“振容筮神蓍,鸿飞渐於磐。”
分類:整容棺饰
《漢語大詞典》:振竦
见“ 振悚 ”。
《漢語大詞典》:振悚
亦作“ 振竦 ”。 震惊。后汉书·张纲传:“遂奏曰:‘大将军 冀 ……斯皆臣子所切齿者也。’书御,京师振竦。” 三国 魏 曹植 《诰咎文》:“於是五灵振悚,皇祇赫怒,招摇惊怯,欃枪奋斧。” 宋 欧阳修 《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今 邵饰 言一不才,显者所贵,朝廷肯行,然后部下振竦,官吏畏服。”
分類: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