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4,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顾指
断指
亲指
指擿
指议
喻指
同指
啮指
指向
指切
指环
指道
君指
漫指
四指
《國語辭典》:顾指(顧指)  拼音:gù zhǐ
1.以目示意他人做事。《庄子。天地》:「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
2.形容非常迅速。《文选。左思。吴都赋》:「麾城若振槁,搴旗若顾指。」也作「指顾」。
《漢語大詞典》:断指(斷指)
(1).古代的一种肉刑。管子·侈靡:“断指满稽,断首满稽,断足满稽。”
(2).泛谓斩断手指。墨子·大取:“遇盗人而断指以免身,利也。”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因拔佩刀断指,一座大惊,为出涕。”《宣和遗事》前集:“ 大观 四年,禁燃顶、炼臂、刺血、断指之类。”
(3).指被截断的手指。如:断指再植。
《漢語大詞典》:亲指(親指)
谓用手指指点点。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刘宝楠 正义:“亲字义不可解。《曲礼》云:‘车上不妄指。’亲,疑即妄字之误。”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后妃:“恭俭仁恕,未尝疾言亲指。”
分類:用手手指
《漢語大詞典》:指擿
用手指抓搔。列子·黄帝:“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晋 左思 《娇女》:“顾眄屏风画,如见已指擿。”
指出,挑出缺点错误。后汉书·李固传:“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羣儒,引问失得,指擿变象,以求天意。” 宋 欧阳修 《论吕夷简札子》:“盖其在位之日,专夺国权,胁制中外,人皆畏之,莫敢指擿。”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尝撰铭附上,且求指擿荒谬处见示!”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迨 吴敬梓 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
《漢語大詞典》:指议(指議)
指摘议论。 宋 李之仪 《跋文安国篆》:“尝谓其宿畴预计不如是,必有脱略可指议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太学诸生置绫纸:“ 郑昭先 为臺臣,倏当言事月,谓之月课。 昭先 ,纯谨人也,不敢妄有指议。”
分類:指议议论
《漢語大詞典》:喻指
见“ 喻旨 ”。
《漢語大詞典》:喻旨
亦作“ 喻指 ”。 知晓旨意;喻示旨意。三国志·蜀志·黄忠传:“ 马 ( 马超 ) 张 ( 张飞 )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 关 ( 关羽 )遥闻之,恐必不悦。”三国志·魏志·国渊传:“﹝ 国渊 ﹞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晋书·王猛载记:“ 坚 ( 苻坚 )不许,遣其侍中 梁讜 诣 鄴 喻旨, 猛 ( 王猛 )乃视事如前。”
分類:知晓旨意
《漢語大詞典》:同指
主旨相同。《淮南子·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淮南子·缪称训》:“故至德者,言同略,事同指,上下一心。”
分類:主旨
《漢語大詞典》:啮指(嚙指,齧指)
(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
(2).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 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 李贤 注:“噬,嚙也。”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齧指:
(1).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 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 明 李东阳 《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祸。”
(2).表示思念深切。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精感万里。’”
《國語辭典》:指向  拼音:zhǐ xiàng
1.对著、向著。如:「这次发生的逃狱事件,调查单位都把箭头指向监狱的看守员。」
2.指点的方向。如:「大家的目光顺著他的指向,果然看见了树上的鸟巢。」
《漢語大詞典》:指切
指摘;指责。东观汉记·崔駰传:“ 駰 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 宪 不能容。”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捨斥己之至諫,进无用之虚文,指切著明,罕称於代。” 明 归有光 《〈玉岩先生文集〉序》:“公奋不顾身,指切时事。” 李广田 《论文学教育》:“他们不但看明了事实,而且敢于‘指切事实’。”
《國語辭典》:指环(指環)  拼音:zhǐ huán
套在手指上的环形饰物。《太平御览。卷七一八。服用部。指环》:「拾遗录曰:『吴王潘夫人以火齐指环挂石榴枝上。』」也称为「戒指」、「约指」。
《漢語大詞典》:指道
见“ 指导 ”。
分類:指道
《國語辭典》:指导(指導)  拼音:zhǐ dǎo
指示引导。如:「指导教授」、「论文指导」。
《漢語大詞典》:君指
左手的中指。《宋史·乐志三》:“ 禹 效 黄帝 之法,以声为律,以身为度,用左手中指三节三寸,谓之君指,裁为宫声之管。”
分類:左手中指
《漢語大詞典》:漫指
泛指。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中自注:“诸人皆实有篇章,采诸众论,非漫指者。”
《骈字类编》:四指
礼记投壶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注筹矢也铺四指曰扶
分类: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