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出入 拼音:chū rù
1.出外与入内。《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受策以出,出入三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诸将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也作「出进」。
2.往来。《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3.收入与支出。《荀子。富国》:「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掩。」《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每银钱出入,俱是娄老伯做主,先君并不曾问。」也作「出进」。
4.不一致。如:「此事说法颇有出入,最好再查證一番。」
5.喘息。《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九。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2.往来。《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3.收入与支出。《荀子。富国》:「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掩。」《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每银钱出入,俱是娄老伯做主,先君并不曾问。」也作「出进」。
4.不一致。如:「此事说法颇有出入,最好再查證一番。」
5.喘息。《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九。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國語辭典》:游客(遊客) 拼音:yóu kè
1.离家在外的人。《儒林外史》第五一回:「不管问你甚情节,你只说家中住的一个游客凤鸣岐做的。」《老残游记》第一回:「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
2.前往游览的人。如:「公务重地,游客止步。」
2.前往游览的人。如:「公务重地,游客止步。」
《國語辭典》:游人(遊人) 拼音:yóu rén
游玩的人。《老残游记》第三回:「殿前搭著凉棚,摆设著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看那男男女女的游人,坐了好些时,方才回去。」
《國語辭典》:堕地(墮地) 拼音:duò dì
《漢語大詞典》:语默(語默)
(1).亦作“ 语嘿 ”。谓说话或沉默。语本《易·繫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南朝 陈 张正见 《白头吟》:“语默妍媸际,浮沉毁誉中。” 唐 白居易 《唐故抚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自生至灭,随迹示教,行止语嘿,无非佛事。”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你在阅读的时候,觉得那个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动静语默,他的声音笑貌,仿佛可以触摸似的。”
(2).喻指出仕或隐居。 晋 陶潜 《命子》诗:“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逯钦立 注:“语默,出处。”《南史·张裕传》:“是以披闻见,扫心胸,述平生,论语默。”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懵。”
(2).喻指出仕或隐居。 晋 陶潜 《命子》诗:“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逯钦立 注:“语默,出处。”《南史·张裕传》:“是以披闻见,扫心胸,述平生,论语默。”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