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车工(車工)  拼音:chē gōng
1.利用车床进行切削的工作和技术。
2.使用车床工作的技术工人。
3.使用缝纫机缝纫的工人或工作。
《國語辭典》:射手  拼音:shè shǒu
弓箭或枪炮的射击者。《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其为春秋第一射手,名不虚传矣。」
《漢語大詞典》:贫鬼(貧鬼)
迷信指使人贫穷败落的鬼。 汉 焦赣 《易林·临之兑》:“贫鬼守门,日破我盆,孤牝不驹,鷄不成雏。” 清 钱谦益 《富责主人文》:“昔人逐贫送穷之作,皆以贫鬼致辞,谴訶不少贷,而富鬼则不及焉。” 清 朱鹤龄 《丙午除夕》诗:“欲驱贫鬼愁无术,且爆簷前竹数竿。”
《漢語大詞典》:斧断(斧斷)
汉武帝 曾遣直指使者 暴胜之 等衣绣衣、持斧至各地巡察执法,后因称京外高级官员执法断案为斧断。《檮杌闲评》第八回:“本道昨过 武当山 下,有妇人称冤,系 黄乡宦 的媳妇,被钦差大臣 程士宏 无端陷害,全家冤惨已极,原呈在此,求大人斧断。”
《國語辭典》:累赘(累贅)  拼音:léi zhui
拖累、多馀、麻烦。《红楼梦》第八九回:「你不吃饭,喝一口粥儿罢。别净饿著,看仔细饿上虚火来,那又是我们的累赘了!」《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行李既已烧去,更无累赘,明日便可单身回省,好去置办行李。」也作「累坠」。
《國語辭典》:实现(實現)  拼音:shí xiàn
使原本不存在的情况成为事实。如:「实现理想」、「实现诺言」。
《國語辭典》:左使  拼音:zuǒ shǐ
支使。元。张可久〈满庭芳。金丝柳枝〉曲:「泪洗燕脂,俏苏卿你休来左使,病文园敢不为相思。」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好狠人也刘皇后!你左使这一片黑心肠做甚么?」
分類:指使
《漢語大詞典》:敦美
敦厚美善。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释法镜:“ 镜 为性敦美,以赏接为务,故道俗交知,莫不爱悦。”《元典章·刑部十五·问事》:“如此不惟政教休明,庶见伦俗敦美。”亦指使敦厚美善。《元典章·刑部四·杀卑幼》:“非惟丁口增添,抑且敦美风化,实非小补。”
《漢語大詞典》:词骨(詞骨)
喻指使词成为佳作的主要因素。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漢語大詞典》:申证(申證)
明白的证据。后汉书·邓骘传:“罪无申证,狱不讯鞠,遂令 騭 等罹此酷滥。” 李贤 注:“申,明白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检得 鲍庄 体有重伤,生以谋杀论死,备歷械梏;以 诸 未获,罪无申证,颂繫之。”亦指使证据明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者:“州佐泣诉:‘限期已满,归必就刑,禀白何所申证?’”
《國語辭典》:保温(保溫)  拼音:bǎo wēn
保持温度。即使热不发散。如:「这瓶子的保温效果佳,让人一整天都能喝到热水。」
《漢語大詞典》:中山舰事件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亲信传达命令,调中山舰到黄埔待命。当中山舰抵黄埔后,国民党右派分子即散布谣言,说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擅调中山舰至黄埔“阴谋暴动”。3月20日,蒋以此为借口,实行戒严,扣留中山舰,逮捕李之龙等,并派兵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拘捕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体共产党员。时称“三·二○事件”。由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妥协退让,使蒋的阴谋得以实现。
《國語辭典》: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馬)  拼音:tè luò yī mù mǎ
希腊神话中,希腊人用大木马攻打特洛伊城的故事。参见「木马屠城记」条。
《國語辭典》:显亲扬名(顯親揚名)  拼音:xiǎn qīn yáng míng
语本《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谓显名称誉于世,光耀祖宗。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二九出:「你趁我两人在日,看你头角峥嵘,前呼后拥,显亲扬名,也胜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也作「显姓扬名」。
《漢語大詞典》:邪燥
中医指使人耗伤津液的邪气或药性。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新郑论事矛盾:“ 保 ( 冯保 )私进邪燥之药,以损圣体,先帝遂至弥留。”